|
聽箏 / 作者:張九齡 |
端居正無緒,那復發秦箏。
纖指傳新意,繁弦起怨情。
悠揚思欲絕,掩抑態還生。
豈是聲能感,人心自不平。
|
|
聽箏解釋: 《聽箏》
端居正無緒,
那復發秦箏。
纖指傳新意,
繁弦起怨情。
悠揚思欲絕,
掩抑態還生。
豈是聲能感,
人心自不平。
中文譯文:
我安靜地坐在家中,心中空虛無聊,
突然想起了秦箏,無法抑制地想要彈奏。
纖細的指尖傳達著新的情感,
復雜的琴弦喚起了悲怨的情感。
悠揚的音樂令我思緒欲斷,但又無法自拔,
抑制的情緒仍然在我心中滋生。
然而這聲音并不能感動他人,
人們的內心仍然不平靜。
詩意:
《聽箏》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于音樂的熱愛和擺脫現實的渴望。詩人坐在家中無所事事,突然想起了秦箏,這件樂器使他充滿了新的情感和怨恨。他沉浸在琴音中,欲罷不能,但又感到了一種抑制和無法真正舒展開的感覺。他認識到音樂聲音無法真正觸動他人的內心,人們的心靈仍然處于不平靜的狀態。
賞析:
這首詩通過音樂的形式表達了詩人對于世俗生活的厭倦和對內心世界的向往。秦箏作為一種古老的樂器,代表了詩人對于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詩人以纖細的指尖傳達新的情感,音弦的復雜演奏引起了內心悲怨的共鳴。然而,盡管他對音樂的激情和情感投入,詩人意識到音樂不能真正觸動他人的內心,人們的心靈仍然飽受不平靜之苦。這讓人感嘆音樂的力量和限度,以及人類情感的復雜性和難以觸及之處。整首詩情感飽滿,抒發了詩人深沉的內心體驗,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