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夜聞鐘 / 作者:張說 |
夜臥聞夜鐘,夜靜山更響。
霜風吹寒月,窈窕虛中上。
前聲既舂容,后聲復晃蕩。
聽之如可見,尋之定無像。
信知本際空,徒掛生滅想。
|
|
山夜聞鐘解釋: 山夜聞鐘
遠山寂然夜臥中,
夜晚風停,山谷鐘聲響。
霜風吹拂月色寒,
宛如窈窕的虛中高端。
鐘聲從前傳來又漸停,
又從后方回蕩而起。
聽起來仿佛可以看見鐘聲,
但實際上逐漸變得難尋覓。
詩人信知時光的空虛,
徒然固執于生滅的幻想。
【詩意解析】
這首詩描繪了夜晚山谷中鐘聲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及生命虛幻性的思考。夜中的山谷,靜謐而安詳,鐘聲在夜晚的寂靜中響起,給人一種寧靜與安定的感覺。風吹拂著月色,給夜晚增添了一絲寒冷的氣息。詩人通過描繪這一景象,表達了他對時間的感慨。鐘聲從前傳來,然后再度停歇,接著又從后方回蕩而起,這種前后相繼的鐘聲變化,使人無法準確地感知鐘聲的來源和去向,仿佛尋覓一樣。這種無法捕捉的感覺,象征著時間的流逝之虛幻和無常。詩人最后表示,他明白時間的空虛和生命的無常,卻無法擺脫對生死輪回的想象。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詞句,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無常的思考。通過描繪夜晚的山谷與鐘聲,詩人傳達了時間的無常和虛幻的主題。鐘聲的前后起伏,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變遷。詩人通過「聽之如可見,尋之定無像」表達了對時間和生命真相的難以捉摸和把握。最后兩句表明詩人明白時間的虛幻,卻仍然徒然地固執于生死輪回的幻想。整首詩流露出濃郁的禪意,揭示了唐代人對生命與死亡、時間與虛幻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