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尹補闕元凱琴歌 / 作者:張說 |
鳳哉鳳哉,啄瑯玕,飲瑤池,棲昆侖之山哉。
中國有圣人,感和氣,飛來飛來。
自歌自舞,先王冊府,麒麟之臺,羈雌眾雛故山曲。
其鳴喈喈,其鳴喈喈,欲往銜之欻去來,去別鸞鳳心徘徊。
明年阿閣梧桐花葉開,群飛鳳歸來,群飛鳳歸來。
|
|
送尹補闕元凱琴歌解釋: 《送尹補闕元凱琴歌》是唐代張說創作的一首詩,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鳳哉鳳哉,啄瑯玕,飲瑤池,棲昆侖之山哉。
啄瑯玕:指鳳凰啄食瑯玕珍寶,象征鳳凰的尊貴品性。
飲瑤池:指鳳凰在天界飲食瑤池中的仙水,表達其靈異不凡的飛行和美麗形態。
棲昆侖之山:鳳凰常常棲息在昆侖山,意味著鳳凰居高臨下、獨具神韻的尊貴形象。
中國有圣人,感和氣,飛來飛來。
圣人:指尹補闕元凱,他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智慧。
感和氣:指創作了一首能夠感召鳳凰的歌。
飛來飛來:指鳳凰被歌聲所吸引,紛紛飛來。
自歌自舞,先王冊府,麒麟之臺,羈雌眾雛故山曲。
自歌自舞:鳳凰受到歌聲的激勵,自然而然地開始歌唱和翩翩起舞。
先王冊府:指古代帝王的宮廷,表達鳳凰受到尊崇的境地。
麒麟之臺:指象征吉祥和靈性的麒麟所在的臺階。
羈雌眾雛故山曲:羈雌指雌鳳守巢,眾雛指鳳凰的子女。鳳凰歌舞的場景和歌聲吸引了原來在故山中的伴侶和子女前來湊熱鬧。
其鳴喈喈,其鳴喈喈,欲往銜之欻去來,去別鸞鳳心徘徊。
鳴喈喈:鳳凰的鳴聲,表示歡快和激動。
欲往銜之欻去來:鳳凰迫不及待地想要銜去尹補闕的琴,快速地飛來飛去。
去別鸞鳳心徘徊:鳳凰心中猶豫不決,不舍得離開自己的伴侶。
明年阿閣梧桐花葉開,群飛鳳歸來,群飛鳳歸來。
明年阿閣梧桐花葉開:表達鳳凰離開后,將會在梧桐樹上的花葉盛開之時,再次歸來。
群飛鳳歸來:鳳凰們將會群體飛回原來的地方。
整首詩以鳳凰為主題,描繪了鳳凰飛翔、歌唱、舞蹈的場景,并將鳳凰與尹補闕元凱之間的音樂和情感聯系起來。通過形象描繪和音樂描寫,展現了鳳凰作為神話傳說中的靈鳥的優美形象,以及尹補闕元凱的音樂才華和藝術感染力。整首詩詞流暢優美,以音樂之象征將鳳凰和人類的情感聯系在一起,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