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考功武員外學士使嵩山署舍利塔 / 作者:張說 |
懷玉泉,戀仁者,寂滅真心不可見,空留影塔嵩巖下。
寶王四海轉千輪,金曇百粒送分身。
山中二月娑羅會,虛唄遙遙愁思人。
我念過去微塵劫,與子禪門同正法。
雖在神仙蘭省間,常持清凈蓮花葉。
來亦好,去亦好,了觀車行馬不移,當見菩提離煩惱。
|
|
送考功武員外學士使嵩山署舍利塔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送考功武員外學士使嵩山署舍利塔
懷玉泉,戀仁者,
寂滅真心不可見,
空留影塔嵩巖下。
寶王四海轉千輪,
金曇百粒送分身。
山中二月娑羅會,
虛唄遙遙愁思人。
我念過去微塵劫,
與子禪門同正法。
雖在神仙蘭省間,
常持清凈蓮花葉。
來亦好,去亦好,
了觀車行馬不移,
當見菩提離煩惱。
詩意:
這首詩詞是送別功勛將領和學士使前往嵩山署舍利塔的詩,表達了詩人對他們的敬仰和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禪宗境界的向往。
賞析:
詩中以充滿哲理和禪意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清幽的境界。首先,詩中提到“懷玉泉,戀仁者”,以玉泉來象征純潔的心靈和崇尚仁義的品質。接著,詩人表達了對境界難以言說的思考,表示“寂滅真心不可見”,但雖然無法直接可見,但仍“空留影塔嵩巖下”,意味著境界的微妙存在。然后,詩人用“寶王四海轉千輪,金曇百粒送分身”來形容功勛將領的杰出和學士使的博學多才。接著,詩人提到“山中二月娑羅會”,襯托出山野中虔誠的佛教氛圍,而隔著山脈朝拜的“虛唄遙遙愁思人”,則表達了致遠追求的志向和牽掛的情懷。詩人自述過去的修行歷程,并與禪宗同門共同正法,即使身處祥和的仙境之中,也保持著內心的清凈,“常持清凈蓮花葉”。最后,詩人以“來亦好,去亦好,了觀車行馬不移,當見菩提離煩惱”作為結束,表達了對至高境界的追求和對超越塵世煩惱的期許。
整體而言,這首詩表達了對功勛將領和學士使的贊美和敬仰,同時借以抒發對境界和禪宗的向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