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同皇太子過慈恩寺應制二首 / 作者:張說 |
翼翼宸恩永,煌煌福地開。
離光升寶殿,震氣繞香臺。
上界幡花合,中天伎樂來。
愿君無量壽,仙樂屢徘徊。
朗朗神居峻,軒軒瑞象威。
圣君成愿果,太子拂天衣。
至樂三靈會,深仁四皓歸。
還聞渦水曲,更繞白云飛。
|
|
奉和同皇太子過慈恩寺應制二首解釋: 中文譯文:
奉和陛下太子游覽慈恩寺應制之作(一)
恭敬行宮中陛下的恩賜長存,
華燦燦的福地正在展開。
遠離驕陽升起至寶殿,
嘹亮的音樂環繞著香臺。
上界的幡花齊聚一起,
天上的樂曲也奏響起。
愿您擁有無量的壽命,
仙樂會一再徘徊。
明亮的神殿高峻挺立,
瑞氣沖天,象征威嚴。
圣君的愿望已實現,
太子揚起天袍衣。
至樂的三個靈神會聚,
仁慈的四位皓月也回歸。
還聽到渦水繞曲流轉,
更有白云在飛行。
奉和陛下太子游覽慈恩寺應制之作(二)
皇太古宮庭瑰麗,
君王威德水一般長流。
佳音笳角音節豪,
鳥心盡日飚金雀舞啼百鳥。
瑟姿翩躚鶴育孤。
獨自輕舞執象為羽絹華。
山河節凝千古氣象,
雙璧白鷴飄颻嫣然無兒。
同君攜手玉宇游,
皓月光搖臨水孑船時康。
云岫霞際映光自,
凋碧晨歌詩聯成音風雨滄海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張說為唐太子李建成應制而作的。詩中描繪了太子游覽慈恩寺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太子的稱贊和祝福。
詩詞的開篇,通過描繪恭敬行宮中皇帝的恩賜和福地的瑰麗,表達了皇帝的仁慈和太子的榮耀。接著,描繪了太子在寶殿和香臺之間的行進,以及上界幡花和中天伎樂的美景,表達了太子的榮耀和吉祥。
詩詞的后半部分,描繪了太子的至樂和仁慈,以及圣君的愿望實現和太子的威嚴。同時,描述了神殿的高峻和瑞象的威嚴,展現了太子的高潔和威嚴。最后,描繪了渦水曲和白云飛的景象,展現了詩詞的壯麗和浩瀚。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華麗的場景和高尚的人物形象,表達了對太子的稱贊和祝福。同時,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景象的展示,展示了唐代朝廷的豪華和太子的仁慈。這首詩詞語言華麗,意境高遠,是唐代宮廷文學的代表作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