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興其二 / 作者:李白 |
洛浦有宓妃。
飄搖雪爭飛。
輕云拂素月。
了可見清輝。
解佩欲西去。
含情詎相違。
香塵動羅襪。
綠水不沾衣。
陳王徒作賦。
神女豈同歸。
好色傷大雅。
多為世所譏。
|
|
感興其二解釋:
《感興其二》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洛浦有宓妃。
飄搖雪爭飛。
輕云拂素月。
了可見清輝。
解佩欲西去。
含情詎相違。
香塵動羅襪。
綠水不沾衣。
陳王徒作賦。
神女豈同歸。
好色傷大雅。
多為世所譏。
中文譯文:
洛浦有宓妃。
飄搖的雪爭相飛。
輕云拂過明亮的月光。
清輝明晰可見。
解下佩劍欲西去。
懷有情意,何以分離。
香塵揚動羅襪。
綠水不沾濕衣。
陳王徒自作賦詩。
神女豈會與他同歸。
好色之舉傷大雅。
常為世人所嘲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洛浦為背景,描繪了宓妃的形象與情感沖突。宓妃是傳說中的女神,以美麗和高貴而著稱。詩詞開篇以洛浦為舞臺,通過描寫飄搖的雪花與輕云拂過明亮的月光,展現了宓妃的嬌美和清雅。
接著,詩人表達了宓妃的矛盾情感。宓妃解下佩劍,意欲西去,但又不忍與心中的情人分離,因為兩人的感情相互牽絆。這種情感的沖突通過香塵動蕩羅襪、綠水不沾濕衣的描寫得以體現。宓妃的羅襪被風吹動,散發出誘人的香氣,而她身處綠水之中,卻能保持衣衫干燥,這暗示了她高潔的品質和無塵的身份。
接下來的兩句詩,“陳王徒作賦,神女豈同歸”,表達了詩人對宓妃與陳王之間的情感糾葛的觀察。陳王指的是陳王宴中的故事,宓妃與諸王相伴,但并非真心愿與他們共度。神女指的是宓妃,她并不與陳王一同歸去,暗示了她與塵世的隔閡。
最后兩句詩“好色傷大雅,多為世所譏”,詩人以此表達了對陳王等紛繁世俗的批評。好色的行為破壞了高雅的風尚,因此受到了世人的嘲諷。這也暗示了宓妃作為神女,追求高尚情感的境界。
《感興其二》通過描繪宓妃的美麗形象與情感糾葛,表達了詩人對紛繁世俗的批評和對高尚情感的追求,展現了唐代詩歌中的典型主題和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