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子由送千之侄 / 作者:蘇軾 |
江上松楠深復深,滿山風雨作龍吟。
年來老干都生菌,下有孫枝欲出林。
白發未成歸隱計,青衫倘有濟時心。
閉門試草三千牘,仄席求人少似今。
|
|
次韻子由送千之侄解釋:
《次韻子由送千之侄》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上的松樹和楠木深得無法再深,滿山的風雨咆哮如龍吟。這些年來,老干都長出了菌類,底下的新枝渴望冒出林間。白發尚未全然,歸隱山林的打算,青衫若是有助人之時的心思。閉門靜心,嘗試寫下三千卷草稿,可惜求人相助的機會少如今天。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蘇軾對自己的境遇和心境的思考。他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感受和對生活的觸動。詩中展現了歲月的流逝和自己逐漸老去的感覺,同時也表達了對于追求理想和希望得到幫助的渴望。
賞析:
1. 自然景物的描繪:蘇軾運用江上的松樹、楠木和滿山的風雨來表達自然的壯麗和雄偉,這種景象與他內心的感受相呼應。這種自然景物的描繪常見于宋代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來抒發情感和表達思想。
2. 對歲月流轉的思考:詩中提到了"年來老干都生菌",這句話暗喻自己的年歲已經漸長,暗示著歲月的流逝和自己逐漸老去的感受。這種思考對于文人來說是常見的主題,也是表達自己對時光流逝的思考和對未來的展望。
3. 內心的期望和不甘:蘇軾寫到"白發未成歸隱計,青衫倘有濟時心",表達了自己對于退隱山林的渴望和對幫助他實現理想的期待。這種不甘寂寞和對理想的追求也是文人常見的心境。
4. 孤獨與創作:最后兩句"閉門試草三千牘,仄席求人少似今"表現了蘇軾在創作過程中的孤獨和寂寞,他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才華來寫作,但是求得別人的幫助卻很少。這也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不得志和對人際關系的失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現了蘇軾對自己境遇的思考和對理想的追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內心的情感表達,詩中融入了作者對歲月流逝、追求理想和孤獨創作等主題的思考,展示了蘇軾獨特的情感和思想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