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祖院小山 / 作者:鄭谷 |
小巧功成雨蘚斑,軒車日日扣松關。
峨嵋咫尺無人去,卻向僧窗看假山。
|
|
七祖院小山解釋: 《七祖院小山》是唐代詩人鄭谷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一幅小巧玲瓏的場景,表現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細膩觀察和對僧窗山水的喜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小巧的山長滿了雨中的蘚斑,
每天軒車停在松關處敲響。
峨嵋山離這里只有一步之遙,
但是沒有人去看僧人居住的窗前的假山。
詩意是通過描繪小山的景象,傳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敏感和細致的觀察。詩人用“小巧”的形容詞來描繪山的規模,而隨之而來的是雨中滿布的蘚斑,顯示出山體已經存在了相當的時間,生命力的持久和堅韌。作者描繪的軒車每天輕輕地停在松關處敲響,形象地展示了山的陪伴作用,暗示著作者對這座小山的珍重和喜愛。
賞析上,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文字和精致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清淡而寧靜的場景。作者將自然景色與人文環境巧妙結合,通過小山、雨蘚、軒車、松關等元素,構成了一幅細膩而和諧的畫面。整首詩以小山作為主題,展示出了作者對小巧山體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詩中的“峨嵋”山是位于四川的一座著名山峰,以其險峻和奇特的地形聞名。而這座小山離峨嵋山只有一步之遙卻無人去看,是在暗示著詩人對這座小山的獨特眷戀。
通過這首詩詞,詩人鮮明展示了對細節的關注和細致觀察的能力,以及對清靜山水的熱愛。整體上,詩意清新而純美,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覺,也展現了作者獨立思考的態度和對自然之美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