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獻制誥楊舍人 / 作者:鄭谷 |
為郡東吳只飲冰,瑣闈頻降鳳書征。
隨行已有朱衣吏,伴直多招紫閣僧。
窗下調琴鳴遠水,簾前睡鶴背秋燈。
葦陂竹塢情無限,閑話毗陵問杜陵。
|
|
獻制誥楊舍人解釋: 《獻制誥楊舍人》是唐代鄭谷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作者參觀郡東吳時的情景和心情。
詩詞中文譯文如下:
為郡東吳只飲冰,
來到郡東吳我只喝冰水,
瑣闈頻降鳳書征。
瑣闈頻猶如鳳凰降臨,滿朝文臣紛紛奉上名章。
隨行已有朱衣吏,
身邊已有朱衣官員,
伴直多招紫閣僧。
伴隨而行的多為被征為僧官的紫閣僧人。
窗下調琴鳴遠水,
窗下有人彈琴,音聲飄出遠水間,
簾前睡鶴背秋燈。
簾前有只睡鶴,背上有秋燈似乎是凝固了一樣。
葦陂竹塢情無限,
葦陂、竹塢處情感無限,
閑話毗陵問杜陵。
閑談中提及毗陵,詢問起杜陵。
詩意和賞析:
《獻制誥楊舍人》描繪了鄭谷在郡東吳的一次參觀,描述了他心中的情景和心情。詩開宗明義,鄭谷來到郡東吳,他適應了郡東吳這個地方的飲食習慣,只喝冰水。然后,詩中提到滿朝文臣紛紛奉上名章,顯示了鄭谷作為官員的身份。接著,他身邊有一些朱衣官員,伴隨而行的還有一些被征為僧官的紫閣僧人。
接下來,詩中轉入描寫景物,窗下有人彈琴,音聲飄出遠水間,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簾前有一只睡著的鶴,鶴背上放著秋燈,給人一種寂靜而神秘的氛圍。葦陂、竹塢這些景物引發了詩人的情感,他覺得這些地方情感豐富。
最后,詩人有一段閑談,提及毗陵,詢問起杜陵。通過這段對話,詩人與他人之間產生了某種關聯,展示了詩人對毗陵和杜陵這兩個地方的興趣和關心。
整首詩以描述和描繪為主,寫景描情相結合,通過對景物和人物的刻畫,展示了鄭谷在郡東吳的一次參觀,以及他對景物和人物的感受和情感。通過描繪詩人的觀察和思考,賦予了詩歌以生動的意象,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整體詩意閑逸從容,賞析中能感受到作者對自然景物和人文風情的獨特感悟和情感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