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荔枝樹 / 作者:鄭谷 |
二京曾見畫圖中,數本芳菲色不同。
孤棹今來巴徼外,一枝煙雨思無窮。
夜郎城近含香瘴,杜宇巢低起暝風。
腸斷渝瀘霜霰薄,不教葉似灞陵紅。
|
|
荔枝樹解釋: 《荔枝樹》是鄭谷所作,描寫的是一棵荔枝樹。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二京曾見畫圖中,
數本芳菲色不同。
孤棹今來巴徼外,
一枝煙雨思無窮。
夜郎城近含香瘴,
杜宇巢低起暝風。
腸斷渝瀘霜霰薄,
不教葉似灞陵紅。
整首詩以“荔枝樹”為主題,通過描繪荔枝樹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荔枝樹的思念之情。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得詩意更加深遠。
首先,詩的前兩句“二京曾見畫圖中,數本芳菲色不同。”描述了詩人曾在封建社會的京城中看到過描繪荔枝樹的畫作,畫作中的荔枝樹色彩各異,美不勝收。
接下來的兩句“孤棹今來巴徼外,一枝煙雨思無窮。”通過孤舟來到巴徼地區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巴徼地區的懷念之情。巴徼地區被視為荔枝的故鄉,雨霧彌漫的景象讓人聯想到荔枝樹似乎在煙雨中若隱若現。
隨后的兩句“夜郎城近含香瘴,杜宇巢低起暝風。”描繪了夜郎城的景象,夜郎城為荔枝樹流行的地區,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荔枝香味。同時,杜宇飛舞的景象和暗夜中吹起的風,給人以寂寞和惆悵的感覺。
最后兩句“腸斷渝瀘霜霰薄,不教葉似灞陵紅。”表達了詩人對荔枝樹的眷戀之情。作者將渝瀘地區比作“灞陵”(即灞陵桃花),表示渝瀘地區的荔枝樹顏色不如灞陵桃花那般艷麗。同時,霜霰薄弱的描寫也給人以凋零的感覺。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荔枝樹的景象,表達了對故鄉以及故鄉的荔枝樹的思念之情。詩人以簡潔細膩的語言寫出了荔枝樹的美麗與凋零,同時也寄托了對故鄉和美好記憶的懷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