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漣上題樊氏水亭 / 作者:高適 |
漣上非所趣,偶為世務牽。
經時駐歸棹,日夕對平川。
莫論行子愁,且得主人賢。
亭上酒初熟,廚中魚每鮮。
自說宦游來,因之居住偏。
煮鹽滄海曲,種稻長淮邊。
四時常晏如,百口無饑年。
菱芋藩籬下,漁樵耳目前。
異縣少朋從,我行復迍邅。
向不逢此君,孤舟已言旋。
明日又分首,風濤還眇然。
|
|
漣上題樊氏水亭解釋: 《漣上題樊氏水亭》是唐代詩人高適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詩意表達了詩人在漣水上停泊的水亭上的感受和愿望。
詩中詩人寫道,漣上的景色并不是他的興趣所在,只是偶然被世務所牽扯而停泊在這里。經過一段時間駐留,他可以每天看到平坦的平原。然而,他并不擔心行走生計的困擾,只希望能夠遇到一個賢明的主人。
詩人在水亭上喝上了剛煮好的酒,廚房里新鮮的魚也時常可見。他自己說他來這里本是為了官方差事,但卻因此而偏居一隅。他還在漣水煮鹽,種植稻谷。四季過得平和安逸,沒有饑餓之苦。菱芋在柵欄下茂盛,漁民和樵夫在眼前來去。異鄉(xiāng)少數朋友也會來我的亭子,但我行動之間卻總是徘徊。
詩末,詩人感慨地說,我并不常見到這位主人,孤舟即將返航。明日再見時,風浪依舊洶涌。
這首詩以平實、愿望詫異的口吻,寫出了詩人在漣水上水亭的居住和思念的情感。描繪了周圍的景色和人物,展現了一種安逸、舒適的生活想象。整首詩意境流暢,字里行間透露著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舒適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