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李九少府翥樹宓子賤神祠碑 / 作者:高適 |
吾友吏茲邑,亦嘗懷宓公。
安知夢寐間,忽與精靈通。
一見興永嘆,再來激深衷。
賓從何逶迤,二十四老翁。
于焉建層碑,突兀長林東。
作者無愧色,行人感遺風。
坐令高岸盡,獨對秋山空。
片石勿謂輕,斯言固難窮。
龍盤色絲外,鵲顧偃波中。
形勝駐群目,堅貞指蒼穹。
我非王仲宣,去矣徒發蒙。
|
|
觀李九少府翥樹宓子賤神祠碑解釋: 觀李九少府翥樹宓子賤神祠碑
吾友吏茲邑,亦嘗懷宓公。
安知夢寐間,忽與精靈通。
一見興永嘆,再來激深衷。
賓從何逶迤,二十四老翁。
于焉建層碑,突兀長林東。
作者無愧色,行人感遺風。
坐令高岸盡,獨對秋山空。
片石勿謂輕,斯言固難窮。
龍盤色絲外,鵲顧偃波中。
形勝駐群目,堅貞指蒼穹。
我非王仲宣,去矣徒發蒙。
中文譯文:
觀李九少府翥樹宓子賤神祠碑
我這位朋友是這個城邑的官吏,也曾懷念宓公。
誰知道在夢寐之間,忽然與神靈交通。
一見之下,興奮不已,再次來到這里,激起了深深的情感。
賓客從何處來,二十四位老翁。
于是,在這里建起了一座碑,突兀地矗立在長林的東邊。
作者沒有愧色,行人感受到了宓公的遺風。
坐在這里,讓高岸盡收眼底,獨自對著秋山的空曠。
片石不可輕視,這些言辭確實難以窮盡。
龍盤在色彩絲線之外,鵲顧著波濤之中。
景色美麗吸引著眾人的目光,堅貞的精神指向蒼穹。
我并非王仲宣,離開了只是一場空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高適寫給他的朋友李九少府的一首詩。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宓公的懷念之情,以及對宓公神祠碑的贊美。
詩中描繪了作者在夢中與神靈交流的情景,以及再次來到神祠碑前所激發的深深的情感。作者用“二十四老翁”來形容來到神祠碑前的賓客,表達了對宓公的尊敬和崇拜之情。
作者對神祠碑的描述突出了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位置,以及對宓公的遺風的感受。作者坐在碑前,眺望秋山,感受到了宓公的堅貞精神和對蒼穹的指引。
最后,作者表示自己并非王仲宣,離開了只是一場空想。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謙遜和對宓公的敬仰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宓公的懷念和對神祠碑的贊美,展現了作者對宓公精神的崇拜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