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觀陳十六史興碑 / 作者:高適 |
荊衡氣偏秀,江漢流不歇。
此地多精靈,有時生才杰。
伊人今獨步,逸思能間發。
永懷掩風騷,千載常矻矻.
新碑亦崔嵬,佳句懸日月。
則是刊石經,終然繼梼杌。
我來觀雅制,慷慨變毛發。
季主盡荒淫,前王徒貽厥。
東周既削弱,兩漢更淪沒。
西晉何披猖,五胡相唐突。
作歌乃彰善,比物仍惡訐。
感嘆將謂誰,對之空咄咄。
|
|
同觀陳十六史興碑解釋: 詩詞:《同觀陳十六史興碑》
作者:高適(唐代)
朝代:唐代
荊衡氣偏秀,江漢流不歇。
此地多精靈,有時生才杰。
伊人今獨步,逸思能間發。
永懷掩風騷,千載常矻矻。
新碑亦崔嵬,佳句懸日月。
則是刊石經,終然繼梼杌。
我來觀雅制,慷慨變毛發。
季主盡荒淫,前王徒貽厥。
東周既削弱,兩漢更淪沒。
西晉何披猖,五胡相唐突。
作歌乃彰善,比物仍惡訐。
感嘆將謂誰,對之空咄咄。
中文譯文:
荊衡的氣質偏向秀美,江漢的水流不曾停歇。
此地孕育了許多精靈,時有才杰出世。
如今有一位杰出人物,其逸才思能夠自由流露。
永遠懷抱風騷情感,千年來一直深藏不露。
新立的碑石也崇高聳立,佳句懸掛在日月間。
如此石刻銘刻了經典,終將傳承萬古不朽。
我前來觀賞這雅致的作品,內心激昂,情感激發。
春秋時期的國君沉湎于荒淫,前代的王者只留下荒廢。
東周早已衰微,兩漢更是陷落。
西晉何其放蕩,五胡紛至沓來,對唐朝造成了突襲。
作歌不僅表揚善行,也揭示了惡行的不義。
感嘆和嘲諷歸于誰,面對這一切只能無奈一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由唐代詩人高適所作,題材是對陳十六史興碑的觀賞和感慨。陳十六史興碑是一塊碑文,紀錄了從上古到唐代的歷史變遷,以及各代帝王的榮辱得失。
詩人通過觀看碑文,表達了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和情感。他描述了荊衡的秀美氣質和江漢的流水,將這兩個自然景觀與歷史人物的興衰聯系在一起,暗示歷史與自然的相互滲透。詩人提到"伊人今獨步,逸思能間發",指的可能是碑文中的歷史英杰,以及他們的卓越思想和創作。他們的思想不受拘束,能夠自由地流露,與詩人的"永懷掩風騷,千載常矻矻"形成對應。
詩人稱贊了陳十六史興碑的宏偉和碑上佳句的崇高。碑文銘刻了歷代的經典,代表了歷史的延續,而這種傳承終將與古代傳說中的"梼杌"相媲美,表達了對碑文價值的推崇。
詩人還以詼諧的方式表達了對歷史上一些國君的不滿,揭示了荒淫無道的統治,以及因此導致的國家的衰敗。他對東周、兩漢、西晉等歷史時期的衰落進行了諷刺,用"五胡相唐突"描繪了唐代的困境。通過歌頌善行,揭示惡行,他展現了歷史的榮辱、興衰。
整首詩通過對歷史碑文的觀賞,揭示了歷史的傳承、人物的興衰和社會的演變。通過詩人的語言,讀者得以窺探歷史的厚重,思考興衰的原因,以及歷史對于現實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