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王定國倅揚州 / 作者:蘇軾 |
此身江海寄天游,一落紅塵不易收。
未許相如還蜀道,空教何遜在揚州。
又驚白酒催黃菊,尚喜朱顏映黑頭。
火急著書千古事,虞卿應未厭窮愁。
|
|
次韻王定國倅揚州解釋:
這首詩是蘇軾在宋代寫的《次韻王定國倅揚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此身江海寄天游,
一落紅塵不易收。
未許相如還蜀道,
空教何遜在揚州。
又驚白酒催黃菊,
尚喜朱顏映黑頭。
火急著書千古事,
虞卿應未厭窮愁。
中文譯文:
這個身體寄托在江海之間,天涯漂泊。
一旦陷入塵世紛擾,難以輕易擺脫。
尚未能讓相如重返蜀道,
卻只能讓何遜寂寞地留在揚州。
又一次驚覺白酒催促著黃菊開放,
卻依然喜歡紅顏映照著自己的白發。
急于書寫千古傳世的事情,
虞卿應該還未厭倦于陷入困頓的憂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蘇軾對自己的游歷人生的感慨和對現實生活的思考。他將自己的身體比喻為江海,表示自己的人生就像是在江海之間漂泊,無法安定。一旦陷入紛擾的塵世,很難擺脫其中的困擾和束縛。
詩中提到了相如和何遜,相如是西漢時期的蜀地名士,何遜是東吳時期的將領。蘇軾表達了自己渴望重返蜀地的愿望,但卻無法實現,只能在揚州寂寞度日。這表達了他對現實生活的無奈和對理想境地的向往。
詩中還提到了白酒催促黃菊開放的景象,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盡管自己的頭發已經斑白,但他依然喜歡年輕美麗的女子。這反映了蘇軾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軾內心的焦慮和急迫感。他急于將自己的思想和經歷記錄下來,留給后世。虞卿指的是虞世南,是蘇軾的朋友和文學伙伴,他們一起致力于文學創作。雖然虞世南應該對陷入困頓的憂愁感到厭倦,但蘇軾認為他應該還沒有厭倦,仍然堅持著對文學的熱情。
總體而言,這首詩展示了蘇軾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現實的矛盾感受。他對自己的境遇感到無奈和焦慮,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事物和文學創作的熱愛和執著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