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李道士(并敘) / 作者:蘇軾 |
駕部員外郎李君宗固,景祐中良吏也,守漢州。
有道士尹可元,精練善畫,以遺火得罪,當死。
君緩其獄,會赦,獲免,時可元年八十一,自誓且死必為李氏子以報。
可元既死二十余年,而君子世昌之婦,夢可元入其室,生子曰得柔,小名蜀孫。
幼而善畫,既長,讀莊、老,喜之,遂為道士,賜號妙應,事母以孝謹聞。
其寫真,蓋妙絕一時云。
世人只數曹將軍,誰知虎頭非癡人。
腰間大羽何足道,頰上三毛自有神。
平生狎侮諸公子,戲著幼輿巖石里。
故教世世作黃冠,布襪青鞋弄云水。
千年鼻祖守關門,一念還為李耳孫。
香火舊緣何日盡,丹青余習至今存。
五十之年初過二,衰顏記我今如此。
他時要指集賢人,知是香山老居士。
(樂天為翰林學士,奉詔寫真集賢院。
)
|
|
贈李道士(并敘)解釋: 駕部員外郎李君宗堅持,景佑年間良吏的,在漢州。
有道士尹可元,精練好畫,因失火犯罪,當死。
君從寬發落,適逢大赦,獲免,當時可以元年八十一,發誓要死亡一定是李家的兒子來報答。
可以元已死二十多年,而君子世昌的女人,夢可以元進入他的房間,生下兒子說得溫柔,一名四川孫。
從小就好畫,既然長,讀《莊子》、《老子》,高興的,于是為道士,賜號為妙應,事奉母親以孝順謹慎聞名。
他的畫像,這是絕妙一時說。
世人只幾曹將軍,誰知道虎頭不是傻瓜。
腰間大羽何足道,臉頰上有三根毫毛自己神。
平生輕視諸公子,玩著幼輿巖石里。
所以教世代作黃帽子,布襪青鞋弄說水。
千年鼻祖父堅守關門,一想到回為老子李耳孫。
香火舊為什么每天都,繪畫我熟悉到現在還在。
五十歲剛過兩,衰顏記得我現在這樣。
別的時候要旨集賢人,知道是香山老居士。
(白居易為翰林學士,奉詔寫真集賢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