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耿都尉 / 作者:高適 |
四十能學劍,時人無此心。
如何耿夫子,感激投知音。
翩翩白馬來,二月青草深。
別易小千里,興酣傾百金。
|
|
別耿都尉解釋: 《別耿都尉》是唐代高適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別耿都尉》
四十能學劍,時人無此心。
如何耿夫子,感激投知音。
翩翩白馬來,二月青草深。
別易小千里,興酣傾百金。
譯文:
四十歲時才開始學習劍術,時人并沒有這樣的心思。
耿夫子是如何的人啊,感激地向知音表達心情。
白馬婉爾而至,二月時青草蔥蘢。
離別輕易千里,興奮之情猶如傾出百金。
詩意:
這首詩寫了高適與耿都尉的離別之情。耿都尉四十歲才開始學習劍術,是個極有才華的人,然而在那個時候,沒有多少人會對這種事情感興趣。高適對耿都尉深感欣賞和敬佩,他們倆都是知音相投的朋友。高適以耿都尉酣暢淋漓地馳騁于青草蔥蘢之地為背景,表達了臨別的惋惜和驚艷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文字,表達了詩人對耿都尉的敬佩和惋惜之情。詩詞的前兩句"四十能學劍,時人無此心。"直接寫出了耿都尉學劍的年齡與時人態度之間的反差,突出了其非凡的天賦和獨立的個性。接下來的兩句"如何耿夫子,感激投知音。"表達了高適對耿都尉的贊賞和喜愛之情,形容兩人是知音好友。最后,描繪了白馬翩翩而至,青草蔥蘢的場景,境界高遠。最后一句"別易小千里,興酣傾百金。"則表達了高適的意愿,他愿意為與耿都尉的離別,付出許多金錢。整首詩意短小精練,道出了詩人對耿都尉的敬佩、贊美和離別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