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諸公登慈恩寺浮圖 / 作者:高適 |
香界泯群有,浮圖豈諸相。
登臨駭孤高,披拂欣大壯。
言是羽翼生,迥出虛空上。
頓疑身世別,乃覺形神王。
宮闕皆戶前,山河盡檐向。
秋風昨夜至,秦塞多清曠。
千里何蒼蒼,五陵郁相望。
盛時慚阮步,末宦知周防。
輸效獨無因,斯焉可游放。
|
|
同諸公登慈恩寺浮圖解釋: 《同諸公登慈恩寺浮圖》是唐代詩人高適創作的一首詩。詩意表達了詩人登上慈恩寺浮圖后的驚嘆和喜悅之情。
這座浮圖代表著香界,脫離塵世的境界,自由飛翔,擺脫塵世瑣事,象征永恒不朽。詩人登上浮圖后感嘆其高聳孤峰之處,感受到了生命的壯麗和豪邁,像羽翼一樣飛翔,突破虛空,如同仙者一般超凡脫俗。
詩中展示了一種身世分明的感覺,仿佛置身于另一個世界,感受到了超越塵世的宏大與王者風范。皇宮乃至每個房門都在眼前,山河都變作屋檐。這種身世分明的感覺讓詩人深受觸動。
在詩的結尾,詩人描繪了秋風吹過秦塞的景象。遙遠的山河如此蒼蒼,五陵相望,讓人感慨萬分。詩人慚愧于自己只是官場中的小人物,沒有機會享受這種自由高遠的境界。他知道自己是無法達到這種境界的,無法追尋這種自由。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超凡脫俗、自由飛翔的向往與渴望,以及他在現實中的無奈與惋惜。同時,通過詠史抒懷的形式,展示了唐代壯麗山河和人才輩出的時代背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