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陳嘏登第作尉歸覲 / 作者:趙嘏 |
千峰歸去舊林塘,溪縣門前即故鄉。
曾把桂夸春里巷,重憐身稱錦衣裳。
洲迷翠羽云遮檻,露濕紅蕉月滿廊。
就養舉朝人共羨,清資讓卻校書郎。
|
|
送陳嘏登第作尉歸覲解釋: 送陳嘏登第作尉歸覲
千峰歸去舊林塘,
溪縣門前即故鄉。
曾把桂夸春里巷,
重憐身稱錦衣裳。
洲迷翠羽云遮檻,
露濕紅蕉月滿廊。
就養舉朝人共羨,
清資讓卻校書郎。
詩詞中文譯文:
千座山峰離開舊林塘,
溪邊縣城即是故鄉。
曾經我在這里夸耀桂花,
羨慕我華麗的錦衣服。
島上的羽毛片片難尋,
云霧籠罩著門前的亭榭。
露水濕潤紅蕉樹,
月光照滿了廊堂。
我修養高尚,眾人羨慕,
清貴的資歷卻讓與校書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趙嘏送別陳嘏的作品,陳嘏是趙嘏的朋友,也是一位才華出眾的人。詩人在送別的時候,對陳嘏的才華和成就表現出了贊賞和羨慕之情。
詩中的“千峰歸去舊林塘,溪縣門前即故鄉”的句子表達了詩人將陳嘏送別的情景和對陳嘏的敬佩之情。陳嘏是從山林塘泊離開,前往溪縣,這里是他的故鄉。詩人將陳嘏的離別比喻為千座山峰離開舊林塘,表達了他對陳嘏壯志未酬的期待和祝福。
詩中的“曾把桂夸春里巷,重憐身稱錦衣裳”的句子表達了詩人對陳嘏才華的贊賞。詩人稱贊陳嘏能寫出美麗的桂花詩,并憐憫他因才華而受到眼紅。將其比喻為身穿錦衣的美男子。
詩中的“洲迷翠羽云遮檻,露濕紅蕉月滿廊”的句子描繪了陳嘏離開后的環境。洲上散落著翠羽,云遮蓋住了亭榭,露水濕潤了紅蕉樹,月光照亮了整個廊堂。這些景象與離別悲傷和懷念的情緒相呼應,增加了詩歌的意境和情感。
最后的兩句“就養舉朝人共羨,清資讓卻校書郎”表達了詩人對陳嘏高貴地位的贊賞和羨慕。陳嘏的修養是舉朝之人優雅溫和的榜樣,但他卻放棄了這樣的清貴資歷,成為一名普通的校書郎。這表達了陳嘏追求真理和奉獻社會的優秀品質。整首詩表達了對陳嘏的贊美和祝福,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理想和追求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