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 / 作者:李嶠 |
王粲銷憂日,江淹起恨年。
帶川遙綺錯,分隰迥阡眠。
□□橫周甸,莓苔闕晉田。
方知急難響,長在脊令篇。
|
|
原解釋: 譯文:
《原》
王粲銷憂日,江淹起恨年。
帶川遙綺錯,分隰迥阡眠。
塞田橫周甸,莓苔闕晉田。
方知急難響,長在脊令篇。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王粲和江淹的贊美和思考。王粲是唐代的一個文士,他的才能和智慧能夠讓人忘卻憂愁。而江淹則憑借其才華和堅毅的性格,在漫長的歲月中對不公和困境產生了深深的悔恨。詩中提到了川、隰、周、甸等地名,以展現出作者對于歷史和地理的了解和感慨。作者也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如莓苔和塞田,來強調時間和命運的無常。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思考,他認為只有書寫和詩篇才能永存,即使在緊急困難時刻。
賞析:
這首詩在簡潔的語言中展現了作者對王粲和江淹的景仰和思考。通過地名和自然景觀的描繪,作者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命運的無常。詩意深邃,給我們留下了沉思。
【注】
這首詩的前兩句中,有部分文字不清楚,無法進行完整的譯文和分析。我們只能根據已知的內容進行推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