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幸三會寺應制 / 作者:李嶠 |
故臺蒼頡里,新邑紫泉居。
歲在開金寺,時來降玉輿。
龍形雖近剎,鳥跡尚留書。
竹是蒸青外,池仍點墨馀。
天文光圣草,寶思合真如。
謬奉千齡日,欣陪十地初。
|
|
奉和幸三會寺應制解釋: 中文譯文:《奉和幸三會寺應制》
故臺蒼頡里,新邑紫泉居。
歲在開金寺,時來降玉輿。
龍形雖近剎,鳥跡尚留書。
竹是蒸青外,池仍點墨馀。
天文光圣草,寶思合真如。
謬奉千齡日,欣陪十地初。
詩意:這首詩是李嶠為了奉和幸三會寺應制而寫的。詩中描繪了詩人所在的蒼頡里故臺和紫泉居。詩人在開金寺擔任官職,正值莊嚴的時刻玉輿緩緩降臨。雖然離龍形寺很近,但這里的鳥兒還留有留言的腳印。竹葉依然是青翠欲滴,池水上還有點點墨香。天文寶物閃耀,圣草傳遞著圣潔的思想。詩人榮幸地參與這千齡的慶典,與眾多的禪師一同歡喜迎接這個新時代的開始。
賞析:這首詩以韻律優美的語言描述了詩人的官職和所在地的美景,詩中所展示的景色如畫,給人以真切的感受。詩人通過描繪蒼頡里故臺、紫泉居、開金寺等地的景色和場景,展示了唐代寺廟的莊嚴與美麗。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廟宇和禪師的尊敬之情,以及自己榮幸地參與其中的喜悅之情。整首詩寓意深遠,既表達了詩人對宗教和信仰的敬意,又凸顯了他對時代變遷的理解與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