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師凱旋自邕州順流舟中 / 作者:李嶠 |
鳴鞞入嶂口,泛舸歷川湄。
尚想江陵陣,猶疑下瀨師。
岸回帆影疾,風逆鼓聲遲。
萍葉沾蘭槳,林花拂桂旗。
弓鳴蒼隼落,劍動白猿悲。
芳樹吟羌管,幽篁入楚詞。
全軍多勝策,無戰在明時。
寄謝山東妙,長纓徒自欺。
|
|
軍師凱旋自邕州順流舟中解釋: 中文譯文:
《軍師凱旋自邕州順流舟中》
鳴鞞進入峽口,乘船經過川湄。還想江陵戰陣,仍遲疑下瀨師。岸邊帆影快速,風向逆轉鼓聲遲緩。草葉沾湖水劃槳,林花觸碰桂旗。弓聲響起蒼隼落下,劍刀動靜使白猿悲傷。芳樹吟詠羌管,幽幽篁竹進入楚地的歌詞。全軍充滿了勝算,沒有戰爭會發生在明天。寄給了山東的奇妙人物,長纓只會自欺欺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李嶠的作品。詩人描述了自己凱旋而歸的情景,抒發了自己對戰爭的思考和對勝利的期盼。
詩人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景物描寫來表現戰爭的緊張氛圍和英勇戰士的形象。其中,“鳴鞞”、“弓鳴蒼隼落”等形象生動地展現了戰場上的戰爭氛圍。
詩人還描繪了大自然的景色,如“萍葉沾蘭槳”、“林花拂桂旗”以及“芳樹吟羌管”、“幽篁入楚詞”等。這些景物與戰爭場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展示了戰爭與和平、自然與人文之間的矛盾沖突。
整首詩流暢自然,節奏鮮明,用詞獨特精準,詩人運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如比喻、借代、夸張等,使詩意更加豐富。
通過這首詩,詩人表達了對戰爭的思考和對和平的向往,同時也抒發了對勝利的渴望和對軍事謀略的贊美。整體上,這首詩既展示了戰爭的殘酷和殺伐決斷,又透露出對和平與人道主義價值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