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 / 作者:李嶠 |
四塞稱天府,三河建洛都。
飛云靄層闕,白日麗南隅。
獨下仙人鳳,群驚御史烏。
何辭一萬里,邊徼捍匈奴。
|
|
城解釋: 《城》
四塞稱天府,
三河建洛都。
飛云靄層闕,
白日麗南隅。
獨下仙人鳳,
群驚御史烏。
何辭一萬里,
邊徼捍匈奴。
中文譯文:
稱之為四塞的是這座天府,
修筑在三河交匯處的是洛都。
飛云彌漫在宮闕上方,
陽光明媚照耀在南隅。
獨自翱翔的鳳凰降臨下來,
群鴉嗡嗡驚慌而遠遁。
為何不辭勞苦千里萬里,
守衛那邊陲,牢守邊塞,抵擋匈奴。
詩意和賞析:
李嶠的《城》是一首描寫都城的詩。這座城市被稱為四塞的天府,而洛都則是三條河流交匯的地方。整座城市高聳的宮闕上方籠罩著飛云,陽光灑落在南方城隅,營造出一種高雅的氛圍。
詩中還描繪了一只孤獨的鳳凰飛過城市,驚飛了守衛邊境的烏鴉。這一形象可以解讀為代表著廣袤國土的鳳凰,獨自所向披靡,而與之相對,烏鴉則象征著外敵的入侵,逃離了即將到來的戰火。詩人表達了一種要為國家和人民奮斗不辭辛勞的決心。
整首詩通過景物描寫和形象比喻,展現了唐代都城繁華壯麗的景象,同時也蘊含著作者對國家穩定和安全的期望和祝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