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元夜(惠州作) / 作者:蘇軾 |
前年侍玉輦,端門萬枝燈。
璧月掛罘罳,珠星綴觚棱。
去年中山府,老病亦宵興。
牙旗穿夜市,鐵馬響春冰。
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
亦復舉膏火,松間見層層。
散策桄榔林,林疏月鬅鬙。
使君置酒罷,簫鼓轉松陵。
狂生來索酒,(賈道人也。
)一舉輒數升。
浩歌出門去,我亦歸瞢騰。
|
|
上元夜(惠州作)解釋:
《上元夜(惠州作)》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前年侍玉輦,端門萬枝燈。
璧月掛罘罳,珠星綴觚棱。
去年中山府,老病亦宵興。
牙旗穿夜市,鐵馬響春冰。
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
亦復舉膏火,松間見層層。
散策桄榔林,林疏月鬅鬙。
使君置酒罷,簫鼓轉松陵。
狂生來索酒,(賈道人也。)一舉輒數升。
浩歌出門去,我亦歸瞢騰。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蘇軾在惠州過上元夜時的情景和感受。詩中通過描繪不同年份的上元夜經歷,表達了歲月更迭、人事變遷的主題,同時展示了蘇軾對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獨特觀察和領悟。
賞析:
詩的開篇,前年的上元夜,蘇軾侍奉皇帝,玉輦前行,宮門燈火輝煌,璧月掛在夜空,珠星點綴著高高懸掛的觚棱(酒器),熱鬧非凡。去年的上元夜,蘇軾身在中山府,年老身體不好,但依然夜晚興奮,牙旗拱衛下,鐵馬踏過春天的冰雪,喧鬧聲不絕于耳。今年的上元夜,蘇軾身在江海之上,他的心靈逐漸超脫塵世,云居山中的僧人成為他的知己,他再次點燃膏火,照亮了松樹間層層疊疊的枝葉。散步在桄榔林中,林間空曠,月光灑在地上,形成搖曳的光影。使君(指皇帝)停止了酒宴,簫鼓聲傳遍松陵,夜晚變得更加寧靜。狂生(指蘇軾自己)來索酒(賈道人是賈島的別稱),一舉之間就能喝下好幾杯。最后,蘇軾放聲歌唱,走出門外,他也如同瞢騰一樣回到自己的生活中。
整首詩詞以描繪上元夜的不同場景為線索,通過對時間的流轉和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歲月更迭、人生變遷的主題。蘇軾以細膩而獨特的觀察力,將自然景物與人生哲理相結合,展示了他對生命和人世的深刻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蘇軾對于時光流轉和人生意義的深刻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