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 / 作者:李嶠 |
天馬本來東,嘶驚御史驄。
蒼龍遙逐日,紫燕迥追風。
明月來鞍上,浮云落蓋中。
得隨穆天子,何假唐成公。
|
|
馬解釋: 這首詩詞《馬》是唐代詩人李嶠寫的,詩中描繪了一幅駿馬奔騰的景象,表達了追求自由和奔放的意境。
中文譯文:
天馬本來東,嘶驚御史驄。
蒼龍遙逐日,紫燕迥追風。
明月來鞍上,浮云落蓋中。
得隨穆天子,何假唐成公。
詩意:
詩中以天馬為主題,描述了一匹天馬從東方奔騰而來,其聲勢之大讓官員騷動,御史的馬因為這馬嘶鳴聲而受到驚嚇。接著詩句中出現了蒼龍和紫燕,以表達它們與天馬的奔騰比擬。明月駕臨到馬鞍之上,浮云落在馬毛之間,描繪了一幅奇美的畫面。最后,詩人希望自己能像穆天子一樣自由馳騁,不需要借助唐成公這樣的地位身份。
賞析:
這首詩借助駿馬奔騰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奔放的向往。通過描繪天馬的威風和速度,與其他動物和自然景物的比喻,展現了壯麗的場面和詩人的豪情。詩中的天馬具有象征意義,代表追求自由和無拘束的心靈。同時,詩句描繪的畫面具有強烈的感官感覺,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節奏感。整首詩字句簡練而意境深遠,展示了李嶠卓越的語言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