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秋陪崔閣老、張秘監閣老、苗…斐然酬和有愧蕪音 / 作者:權德輿 |
方駕游何許,仙源去似歸。
縈回留勝賞,蕭灑出塵機。
泛菊賢人至,燒丹姹女飛。
步虛清曉籟,隱幾吸晨暉。
竹徑瑯玕合,芝田沆瀣晞。
銀鉤三洞字,瑤笥六銖衣。
麗句翻紅藥,佳期限紫微。
徒然一相望,郢曲和應稀。
|
|
晚秋陪崔閣老、張秘監閣老、苗…斐然酬和有愧蕪音解釋: 晚秋陪崔閣老、張秘監閣老、苗玉樓、王右丞等斐然酬和有愧蕪音
作者:權德輿
方駕游何許,仙源去似歸。
縈回留勝賞,蕭灑出塵機。
泛菊賢人至,燒丹姹女飛。
步虛清曉籟,隱幾吸晨暉。
竹徑瑯玕合,芝田沆瀣晞。
銀鉤三洞字,瑤笥六銖衣。
麗句翻紅藥,佳期限紫微。
徒然一相望,郢曲和應稀。
中文譯文:
坐車游玩何處,仿佛仙源去后又回來。
繞著游覽,留下美景欣賞,心情暢快地遠離塵世紛擾。
菊花漂浮,感動賢人前來,丹爐中的姹女飛舞。
走在虛幻中,清晨的琴聲飄蕩,坐在林間吸納朝陽的光輝。
竹徑和林相交,芝田中水波紋晴朗。
銀鉤上刻有三洞之字,瑤笥中盛放的是六銖之衣。
美麗的句子像紅藥一般翻滾,約定的佳期限在紫微星下。
徒然相望,郢曲與和音稀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崔宗之、張秘監、苗玉樓、王鑑等人在晚秋時分一同游玩的情景。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觀、仙境和各種器物,展示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作者以幽玄、清麗的筆墨表達了詩中的意境,讓人感受到了秋季的寧靜和美麗。
詩的前兩句“方駕游何許,仙源去似歸。”表達了作者一行人乘坐車輛游玩的情景,仿佛置身仙境一般,既離去又歸來。接著詩中描繪了菊花、賢人、丹爐中的姹女等一系列美景和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贊美之情。最后兩句“徒然一相望,郢曲和應稀。”則反映了相逢的難得,相互合作創作音樂的機會少之又少。
整首詩情感流轉自然,描繪細膩,展示了作者對美景、音樂和友誼的熱愛和追求,給人以閑適寧靜、高雅的感受。同時也凸顯了唐代文人士子們的真情實感和對自然美的追求,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琴聲的美妙,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友誼的珍視。整首詩充滿了濃郁的唐代文人氣息,是一首優美的秋季詩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