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 / 作者:權(quán)德輿 |
澹蕩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風。
時過寶地尋香徑,已見新花出故叢。
曲水亭西杏園北,濃芳深院紅霞色。
擢秀全勝珠樹林,結(jié)根幸在青蓮域。
艷蕊鮮房次第開,含煙洗露照蒼苔。
龐眉倚杖禪僧起,輕翅縈枝舞蝶來。
獨坐南臺時共美,閑行古剎情何已。
花間一曲奏陽春,應(yīng)為芬芳比君子。
|
|
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解釋: 《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是唐代權(quán)德輿所作的一首詩,描述了牡丹花的美麗與嬌艷。
詩中,作者以三月的澹蕩韶光為背景,牡丹花自占春風,獨占鮮艷。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尋求寶地尋找牡丹花的香徑,發(fā)現(xiàn)新花出現(xiàn)在已經(jīng)熟悉的地方。
詩人描繪了曲水亭西、杏園北等地的濃郁芳香,牡丹花散發(fā)出紅霞色的芬芳。作者稱其為結(jié)根幸在青蓮域,表達了牡丹花的尊貴和幸運。
詩中還有描寫牡丹花盛開的景象,花朵競相開放,充滿了光彩和生機?;ㄩg的清亮芳香洗凈了露水,照亮了蒼苔。
然后詩人提到了僧人倚杖起身、蝴蝶在花枝間翩躚起舞的場景,進一步展示了牡丹花的美麗和生命力。
最后,詩人通過自己獨坐在南臺欣賞牡丹花和閑逛古剎的描寫,表達了對牡丹花和寧靜意境的美好贊美。
整首詩將牡丹花的美麗和芬芳與君子相比,表達了對牡丹花高雅的贊美,以及通過欣賞美麗事物來陶冶情操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