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誡言 / 作者:權德輿 |
言之或未行,前哲所不取。
方寸雖浩然,因之三緘口。
|
|
誡言解釋: 《誡言》是唐代權德輿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言之或未行,前哲所不取。
方寸雖浩然,因之三緘口。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一個警示的觀點,即應當慎重地選擇言辭,因為前代的哲學家們不會接受言辭與實踐不一致的行為。盡管心中有許多想法,但我們應當謹慎保守,避免輕率地言辭。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觀點。權德輿通過對言辭與行動之間關系的思考,呼吁人們要慎重選擇自己的言辭,并將其與實際行動相一致。前哲所不取的意思是指古代的哲學家們不認可言行不一致的行為。這種觀點在古代儒家思想中很重要,強調言行一致的道德準則。
詩中的"方寸雖浩然"指的是內心深處的意志力和決心。"三緘口"則表示要三次封住口,即要謹慎選擇言辭,避免輕率發言。整首詩以簡明扼要的方式傳達了作者的觀點,呼吁人們要慎重行事,言行一致。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想,強調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它提醒人們在言語和行動上要保持謹慎和慎重,避免輕率和虛偽。這種思想在古代中國的儒家倫理觀念中具有重要地位,對于塑造個人品德和社會和諧起著積極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