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汝南過訪田評事 / 作者:方干 |
移家近漢陰,不復問華簪。
買酒宜城遠,燒田夢澤深。
暮山逢鳥入,寒水見魚沈。
與物皆無累,終年愜本心。
|
|
汝南過訪田評事解釋: 汝南過訪田評事
移家近漢陰,不復問華簪。
買酒宜城遠,燒田夢澤深。
暮山逢鳥入,寒水見魚沉。
與物皆無累,終年愜本心。
詩詞中文譯文:
來到汝南,離漢陰很近,不再關注華麗的頭飾。
購買酒要到宜城遠行,燒田的念頭在湖澤深處。
傍晚在山中遇見的鳥兒消失不見,寒冷的水中的魚潛沒。
與物無牽掛,整年都過得舒適自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方干創作的一首作品。詩人描繪了自己遷居汝南的心境和生活狀態。
詩的第一句,“移家近漢陰,不復問華簪。”表達了詩人改變居住地,遠離物質享受和華麗裝飾的意愿,更注重內心的平靜和追求。華簪指的是用來裝飾發髻的華麗頭飾,詩人選擇不再關注這種物質的追求,轉而尋求內心的寧靜。
第二句,“買酒宜城遠,燒田夢澤深。”描述了詩人購買酒的遠行和燒田的夢想。買酒遠行,表現了詩人對追求真正好酒的追求,并愿意付出努力和去遠處尋找。燒田則暗示了詩人追求理想的追求和渴望,夢澤深處可能代表了遠離塵囂和世俗紛擾的象征。
第三句,“暮山逢鳥入,寒水見魚沉。”描述了詩人在山中遇見的鳥兒消失不見,寒冷的水中的魚潛沒。這里的暮山、寒水可以理解為世間的種種事物,而鳥兒和魚則象征著美好和喜悅的事物。這句詩意味著美好的事物都會消失或消逝,生活中充滿了變化和無常。
最后一句,“與物皆無累,終年愜本心。”表達了詩人與物無牽掛、無負累,過著安逸自在的生活。不追逐物質的繁華和浮躁,而是專注于追求自我的內心的滿足和平靜。整年之間都過得愜意,安于自身。
這首詩詞展示了詩人方干追求心靈自由和內心平靜的主題,以及對物質追求和世俗的超脫態度。透過詩人的筆觸,表達了一種寧靜、舒適和追求內心滿足的心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