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樂府十篇·惜義鳥 / 作者:皮日休 |
商顏多義鳥,義鳥實(shí)可嗟。
危巢末累累,隱在栲木花。
他巢若有雛,乳之如一家。
他巢若遭捕,投之同一羅。
商人每秋貢,所貴復(fù)如何。
飽以稻粱滋,飾以組繡華。
惜哉仁義禽,委戲于宮娥。
吾聞鳳之貴,仁義亦足夸。
所以不遭捕,蓋緣生不多。
|
|
正樂府十篇·惜義鳥解釋: 《正樂府十篇·惜義鳥》是皮日休在唐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一種被稱為“義鳥”的奇特鳥類,提醒人們珍惜仁義之道。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商顏多義鳥,義鳥實(shí)可嗟。
危巢末累累,隱在栲木花。
他巢若有雛,乳之如一家。
他巢若遭捕,投之同一羅。
商人每秋貢,所貴復(fù)如何。
飽以稻粱滋,飾以組繡華。
惜哉仁義禽,委戲于宮娥。
吾聞鳳之貴,仁義亦足夸。
所以不遭捕,蓋緣生不多。
詩意:詩人以“義鳥”作為象征,表達(dá)了珍惜仁義之道的思想。詩中描繪了這種鳥類建巢在危險(xiǎn)的地方,但它們之間充滿了愛與關(guān)懷,對待雛鳥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然而,這些“義鳥”也面臨被人類捕捉和囚禁的危險(xiǎn)。
賞析:詩人通過描述“義鳥”的形象,表達(dá)了珍惜仁義之道的重要性。這些鳥類以仁義相待,如一家人般相互呵護(hù),而現(xiàn)實(shí)中人們往往忽視了這種仁義。詩人將其與鳳凰相提并論,鳳凰因其高貴而備受推崇,而仁義之道所具有的高貴也值得贊美。詩詞呼吁人們應(yīng)該珍惜仁義之道,就如同珍視稀有的“義鳥”一樣,因?yàn)檎嬲邆淙柿x之心的人并不多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