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酉歲冬十一月隨駕幸岐下作 / 作者:韓偓 |
曳裾談笑殿西頭,忽聽征鐃從冕旒。
鳳蓋行時移紫氣,鸞旗駐處認皇州。
曉題御服頒群吏,夜發宮嬪詔列侯。
雨露涵濡三百載,不知誰擬殺身酬。
|
|
辛酉歲冬十一月隨駕幸岐下作解釋: 中文譯文:
在辛酉年的冬天,十一月份隨行到岐下作詩。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作者在岐下行宮內的一幕景象。他曳著長裙,在殿宇的西頭談笑,突然聽到征鐃聲從皇帝的龍旗上發出。鳳尾冠正在移動,紫氣隨之流動。鸞旗停留在特定地點,象征著皇帝的領土。清晨,皇帝佩戴著御服,頒發命令給眾官員,夜晚時,皇帝下達詔令給宮嬪和列侯。三百年來,皇權象征的雨露滋潤了大地,但是誰會知道是有人盤算要以自己的性命來報酬這些?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岐下行宮的場景,展現了唐朝皇權的光輝和威嚴。作者描繪了皇帝巡幸的盛況,以及皇帝的權威和地位的象征物,如鳳冠、鸞旗等。詩中還反映了皇帝的權力范圍,早上頒發御旨,晚上下詔令,統治著全國。最后兩句詩以雨露涵濡為形象的表達,抒發了作者對權力的懷疑和對暗殺等陰謀的憂慮。整首詩描繪了唐朝皇權的榮耀和脆弱,并暗示了社會的動蕩和不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