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地 / 作者:韓偓 |
西山爽氣生襟袖,南浦離愁入夢魂。
人泊孤舟青草岸,鳥鳴高樹夕陽村。
偷生亦似符天意,未死深疑負國恩。
白面兒郎猶巧宦,不知誰與正乾坤。
|
|
避地解釋: 《避地》是唐代詩人韓偓創作的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流亡他鄉,思念家國的心情。
西山爽氣生襟袖,南浦離愁入夢魂。
人泊孤舟青草岸,鳥鳴高樹夕陽村。
偷生亦似符天意,未死深疑負國恩。
白面兒郎猶巧宦,不知誰與正乾坤。
中文譯文:
西山的清新氣息穿透衣袖,南浦的離愁鉆入夢魂。
人們將孤獨的船停泊在青草岸邊,鳥兒在高樹上鳴叫,太陽在夕陽下漸漸落山。
以次充好、偷生,仿佛是天意的象征,但未曾死去卻深感自己背負了國家的恩情。
白面的兒郎,雖然年輕卻善于做官,卻不知道誰能真正治理天下,安定乾坤。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在異鄉的遭遇和思念故鄉的情緒,表達了他對國家的憂慮和對治理者的質疑。詩人通過山、水、鳥兒、夕陽等景象的描寫,展現了詩歌中的詩情畫意。詩詞中使用了寓言的手法,通過“白面兒郎”和“正乾坤”來暗示詩人對于當時的政治局勢的不滿和對治理者能力的懷疑。
整體上,這首詩詞揭示了一個流亡異鄉、思念家國的詩人內心的痛苦和對未來前景的擔憂,以及對治理當局的質疑和不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