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燈 / 作者:韓偓 |
高在酒樓明錦幕,遠隨漁艇泊煙江。
古來幽怨皆銷骨,休向長門背雨窗。
|
|
詠燈解釋: 《詠燈》是唐代詩人韓偓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述了詩人高處在酒樓,看著明亮的燈火和華麗的帳幕,遙遠地看到漁船停泊在煙霧彌漫的江上。詩人表達了古代幽怨之情已經消磨殆盡,不再對宮廷生活抱有怨恨的態度,不再背離寺廟尋求寧靜和慰藉。
以下是《詠燈》的中文譯文:
高處酒樓明亮如錦,遠望漁船停泊煙霧彌漫的江上。
古時所有的幽怨刺激已經銷盡,我不會再轉去寺廟的窗前。
這首詩的詩意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首先,詩人通過描寫高處酒樓的明亮和華麗,以及遠處漁船停泊在煙霧彌漫的江上,表達了對世俗生活的追逐和向往。詩中提到的酒樓明亮如錦,漁船停泊在煙霧彌漫的江上,豪華景象讓人感受到了作者對繁華世界的向往。
其次,詩人通過詩句“古來幽怨皆銷骨,休向長門背雨窗”,表達了他對古代幽怨之情的消磨和放棄。長門指的是皇宮中的后宮,背雨窗則是皇后的住所。詩人通過這句詩表達了自己不再對宮廷生活抱有怨恨的態度,不再背離寺廟而是積極投身到繁華的世俗中去。
這首詩通過對高處酒樓和漁船的描繪,以及對古代幽怨之情的消磨和放棄的表達,展現出詩人對世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反映出詩人對人生的態度轉變,不再對過去的苦痛和不快抱有怨恨之情。整體上,《詠燈》這首詩以其優美的意境和獨特的詩意,展示了韓偓作為唐代詩人的才華與氣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