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悶偶成十二韻 / 作者:韓偓 |
阡陌懸云壤,闌畦隔艾芝。
路遙行雨懶,河闊過橋遲。
雁足應難達,狐蹤浪得疑。
謝鯤吟未廢,張碩夢堪思。
有意通情處,無言攏鬢時。
格高歸斂笑,歌怨在顰眉。
醉后金蟬重,歡馀玉燕欹。
素姿凌白柰,圓頰誚紅梨。
粉字題花筆,香箋詠柳詩。
繡窗攜手約,芳草蹋青期。
別淚開泉脈,春愁罥藕絲。
相思不相信,幽恨更誰知。
|
|
春悶偶成十二韻解釋: 《春悶偶成十二韻》是唐代詩人韓偓所作的一首詩。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阡陌懸云壤,闌畦隔艾芝。
路遙行雨懶,河闊過橋遲。
雁足應難達,狐蹤浪得疑。
謝鯤吟未廢,張碩夢堪思。
有意通情處,無言攏鬢時。
格高歸斂笑,歌怨在顰眉。
醉后金蟬重,歡馀玉燕欹。
素姿凌白柰,圓頰誚紅梨。
粉字題花筆,香箋詠柳詩。
繡窗攜手約,芳草蹋青期。
別淚開泉脈,春愁罥藕絲。
相思不相信,幽恨更誰知。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色,表達了詩人自由奔放的情感和對生活的追求。
賞析:
整首詩融入了自然景色和人情思緒,運用了豐富的意象描寫,使詩意顯得深邃、抑揚有致。詩中通過描繪田園風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喜愛和對簡樸生活的向往。
首句“阡陌懸云壤,闌畦隔艾芝”,以描繪農田中阡陌懸云的景象,形象地展現了春天的濃郁氛圍。詩人將阡陌上的云壤與闌畦中的艾芝隔開,體現出詩人對雅致生活的追求。
詩的中間部分描述了詩人行路時的情景,表達了他對自由自在的向往與渴望。“路遙行雨懶,河闊過橋遲”。詩人行走的道路遙遠,行走中的雨水顯得懶散,河流寬闊使他渡河變得較慢。這些描寫道出了詩人心中那種跳脫塵俗的心境。
接下來的幾句“雁足應難達,狐蹤浪得疑”表達出詩人追求理想的困難和逍遙自在的本真。詩人借用雁和狐的形象,暗示了他追求的理想非常高遠,難以實現。
最后幾句“有意通情處,無言攏鬢時”到“別淚開泉脈,春愁罥藕絲”則是表達了詩人對真摯感情和純粹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夠在有意思的交流中感受到情感的真實,也希望能夠在寧靜之時思考生活的真諦。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情感,展示了詩人追求自由自在、唯美生活的理想和宣泄內心情感的愿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