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風水洞作) / 作者:蘇軾 |
四大從來都遍滿,此間風水何疑。
故應為我發新詩。
幽花香澗谷,寒藻舞淪漪。
借與玉川生兩腋,天仙未必相思。
還憑流水送人歸。
層巔余落日,草露已沾衣。
|
|
臨江仙(風水洞作)解釋:
《臨江仙(風水洞作)》是蘇軾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四大從來都遍滿,
此間風水何疑。
故應為我發新詩。
幽花香澗谷,
寒藻舞淪漪。
借與玉川生兩腋,
天仙未必相思。
還憑流水送人歸。
層巔余落日,
草露已沾衣。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美麗的自然景觀,以及作者在此景中產生的感慨和思考。詩人認為四大元素(指水、火、土、風)一直都是無處不在的,這里的風水布局自然是完美的,因此他應該寫一首新的詩來贊美這個景色。他描述了幽靜的花朵散發著香氣,谷中的水草在微風中舞動,借助這美景,他的心情愉悅,仿佛天界的仙子也不一定有他這樣的思念。最后,他讓流水將他送回歸去,回到現實中。在層巔的余暉下,草上的露水已經沾濕了他的衣袖。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描繪了一幅美麗而寧靜的畫面。蘇軾通過對花、水、草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的美麗和生機。其中,他特別強調了自然的從容和無所謂,認為四大元素一直存在于世間,而這里的風水布局完美無瑕。詩人把自己的心情融入到這美景之中,感到愉悅和滿足。他認為自己的思念和感慨,即使是天仙也未必能夠體會到。
整首詩詞流暢自然,用詞簡潔而富有意境。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詩人表達了對生命的贊美和對世界的思考。他在自然之中找到了安寧和慰藉,在繁忙的現實中尋求一絲寧靜和心靈的凈化。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索,給人以啟迪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