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疾愈登望湖樓贈項長官) / 作者:蘇軾 |
多病休文都瘦損,不堪金帶垂腰。
望湖樓上暗香飄。
和風春弄袖,明月夜聞簫。
酒醒夢回清漏永,隱床無限更潮。
佳人不見董嬌饒。
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憐宵。
|
|
臨江仙(疾愈登望湖樓贈項長官)解釋:
《臨江仙(疾愈登望湖樓贈項長官)》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疾愈登望湖樓贈項長官
多病休文都瘦損,
不堪金帶垂腰。
望湖樓上暗香飄,
和風春弄袖,
明月夜聞簫。
酒醒夢回清漏永,
隱床無限更潮。
佳人不見董嬌饒,
徘徊花上月,
空度可憐宵。
譯文:
病愈之后,身體消瘦,
連金帶也松垂腰。
望湖樓上暗香飄,
和風輕拂春衣袖,
明月之夜聞簫聲。
酒醒時,回想清晰,
滴漏聲永恒不變。
隱在床上,無邊的潮濕。
佳人不見,像董嬌一樣美麗的女子,
徘徊在花上的月亮下,
空空度過可憐的夜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蘇軾病愈之后登上望湖樓,感嘆自己多病的身體狀況,以及對逝去的青春和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
詩的開頭,蘇軾自述多病,文思荒廢,身體消瘦,形容自己不堪重負的金帶都垂到腰際,揭示了他身心的困頓和疲憊。
接著,蘇軾登上望湖樓,感受到了樓上的幽香,寓意著春天的氣息。和風輕拂春衣袖,明月下簫聲悠揚,通過這些意象,表達了蘇軾內心的寧靜和對自然的感悟。
第三、四句描述了蘇軾酒醒時的回想和清晰的思緒。他感嘆時間的流逝,滴漏聲永恒不變,暗示著人生短暫而無常的真相。床上的濕氣無限蔓延,象征著歲月的無情侵蝕。
接近詩末,蘇軾描述了自己不見佳人的孤寂。他提到董嬌,一個美麗的女子,暗示了自己對美好愛情的渴望和缺失。在花上的月亮下徘徊,度過空虛而可憐的夜晚,表達了他對幸福和溫暖的渴望。
整首詩以自述抒懷的方式,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對比手法,表達了蘇軾對逝去時光和美好情感的懷念,以及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和追求。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人生無常的深刻思考,被視為他晚年創作中的經典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