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冬日即事) / 作者:蘇軾 |
自古相從休務日,何妨低唱微吟。
天垂云重作春陰。
坐中人半醉,簾外雪將深。
聞道分司狂御史,紫云無路追尋。
凄風寒雨是骎骎。
問囚長損氣,見鶴忽驚心。
|
|
臨江仙(冬日即事)解釋:
《臨江仙(冬日即事)》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古來相從休務日,
何妨低唱微吟。
天垂云重作春陰。
坐中人半醉,
簾外雪將深。
聞道分司狂御史,
紫云無路追尋。
凄風寒雨是骎骎。
問囚長損氣,
見鶴忽驚心。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冬日的景象,以及詩人在這個時刻的感受和思考。詩人自古以來一直與世隔絕,不參與世俗的忙碌事務,他并不在乎自己低聲吟唱。天空布滿了厚重的云層,仿佛是春天的陰影。在室內,有人微醺,而窗外的雪越來越深。詩人聽說有個狂妄的官員被調離了他的職位,他無法追隨他那紫色的云彩。寒風和雨水冷冷地傾瀉而下。詢問禁囚,他們的情緒遭受了損傷。突然看到一只鶴,詩人的心情感到驚動。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冬日的景色,展現了詩人對世俗繁忙的事物的冷漠態度。詩中的自古相從休務日,低唱微吟,表達了詩人追求自我安逸、超脫塵世的心態。天空中的云重作春陰,給人一種春天即將來臨的感覺,與冬日的寒冷形成鮮明對比。詩人描寫了室內外的對比,室內的人半醉,而窗外的雪越來越深,暗示了詩人對于室內溫暖與窗外嚴寒的對比感受。詩中提到的分司狂御史和紫云無路追尋,表達了詩人對于某個官員被調離職位的關注,但也含有自嘲和無奈之情。最后,詩人突然看到一只鶴,表明他的心情被這一景象所觸動,顯示了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生活的思考。
整首詩描繪了一個冷冽的冬日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個人情感的描寫,表達了詩人追求自我安逸、超脫塵世的態度,以及對世俗變遷的冷漠和思考。詩中的意象和意境相得益彰,給人一種深沉、凄迷的感受。同時,詩人對于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和對個人情感的獨特表達,展示了蘇軾作為文學家的才情和情感表達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