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 / 作者:蘇軾 |
碧紗微露纖纖玉。
朱唇漸暖參差竹。
越調變新聲。
龍吟徹骨清。
夜來殘酒醒。
惟覺霜袍冷。
不見斂眉人。
胭脂覓舊痕。
|
|
菩薩蠻解釋:
《菩薩蠻》是蘇軾的一首詩,描寫了一個女子的美麗和哀怨之情。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碧紗微露纖纖玉,
綠色紗巾輕輕露出纖細的玉頸,
朱唇漸暖參差竹。
嘴唇逐漸變得溫暖,像參差不齊的竹子。
越調變新聲,
越調的音樂聲音變得新穎。
龍吟徹骨清。
龍的吟唱聲洞徹心靈,清晰悅耳。
夜來殘酒醒,
夜晚醒來,殘留的酒意還未消散。
惟覺霜袍冷,
只覺得霜凍的衣裳冰冷。
不見斂眉人,
卻不見那個眉頭緊蹙的人。
胭脂覓舊痕。
胭脂尋找過去的痕跡。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位女子的容貌和內心感受。詩中的女子以碧紗微露和纖細的玉頸形容她的美麗。她的嘴唇漸漸變暖,像參差不齊的竹子,顯示出她的情感波動。越調變新聲,表現了她對新鮮事物的追求和變化的心態。龍吟徹骨清,形容她的歌聲悅耳動人,能夠觸動人們深處的情感。
接下來的幾句描寫了女子的內心狀況。她在夜晚醒來,感到殘留的酒意還未散去,同時感到霜凍的衣裳冰冷,這可能暗示了她內心的寂寞和冷漠。她不見那個眉頭緊蹙的人,可能寓意她失去了重要的人或感情的破裂。最后一句"胭脂覓舊痕"表達了女子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和對失去的東西的懷念。
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營造,展現了詩人對女子美麗和內心感受的深入觀察和表達。通過對女子形貌和情感的描繪,詩中透露出一種哀婉的情緒,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女子內心的悲傷和迷茫,以及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留戀。這首詩以其細膩的語言和情感表達,展示了蘇軾在宋代以其獨特的藝術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