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新月) / 作者:蘇軾 |
畫檐初掛彎彎月。
孤光未滿先憂缺。
遙認玉簾鉤。
天孫梳洗樓。
佳人言語好。
不愿求新巧。
此恨固應知。
愿人無別離。
|
|
菩薩蠻(新月)解釋:
《菩薩蠻(新月)》是蘇軾于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畫檐初掛彎彎月。
孤光未滿先憂缺。
遙認玉簾鉤。
天孫梳洗樓。
佳人言語好。
不愿求新巧。
此恨固應知。
愿人無別離。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人在月光下思念心愛的人,表達了對離別的痛苦與渴望團聚的情感。它通過描繪夜晚掛滿了初彎的新月和一位美麗的女子在樓上梳妝打扮的場景,表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思緒和情感。
賞析:
詩的開篇"畫檐初掛彎彎月"給人一種清新、寧靜的感覺,月亮掛在屋檐下,映照著孤寂的夜空。"孤光未滿先憂缺"表達了詩人對月亮初彎的擔憂,也隱喻了他對離別的擔心。接著,詩人遠遠地辨認著"玉簾鉤",意味著他正望向一個美麗的女子所在的地方。
接下來的兩句"天孫梳洗樓"描繪了那位佳人正在樓上梳妝打扮,展現了她的美麗和高貴。"佳人言語好"表達了詩人對她聰明、博學的贊美。"不愿求新巧"則表達了詩人對她不追求華麗妝飾的喜愛,更注重她內心的美麗。
最后兩句"此恨固應知,愿人無別離"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痛苦之情,他希望能與心愛的人永遠在一起,不再分離。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深深的思念和對愛情的渴望,展現了他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離別的痛苦感受。
《菩薩蠻(新月)》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情感,通過對月亮、美麗女子和離別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對愛情的渴望和對離別的痛苦感受。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展示了蘇軾獨特的審美觀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