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歌子 / 作者:蘇軾 |
見說東園好,能消北客愁。
雖非吾土且登樓。
行盡江南南岸、此淹留。
短日明楓纈,清霜暗菊球。
流年回首付東流。
憑仗挽回潘鬢、莫教秋。
|
|
南歌子解釋:
《南歌子》是蘇軾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見說東園好,能消北客愁。
雖非吾土且登樓。
行盡江南南岸、此淹留。
短日明楓纈,清霜暗菊球。
流年回首付東流。
憑仗挽回潘鬢、莫教秋。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蘇軾在南方游歷時的感受和心情。他聽說東園很美好,可以減輕北方游子的憂慮。雖然這里并不是他的故土,他還是登上樓閣,遠眺江南南岸,沉浸在這片美景中。他看到短暫的陽光下明亮的楓葉,清晨的霜使菊花泛起暗淡的色彩。歲月流轉,回首過去的時光已隨東流而去。他寄托希望能夠挽回年華逝去的容顏,不讓秋天的凄涼來臨。
賞析:
《南歌子》是蘇軾在南方旅行時寫下的一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抒發內心感受,表達了他對南方的喜愛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
詩詞以“見說東園好,能消北客愁”開篇,傳達出蘇軾聽聞東園美景能夠減輕北方游子的憂愁之情。這里的東園可以理解為南方的景色和環境,而北客則指代蘇軾自己作為北方游子的身份。
接下來,蘇軾表達了對南方的向往之情,雖然這里并非他的本土,但他仍然爬上樓閣,眺望江南南岸的美景,并流連其中。這種對南方的熱愛和對美景的享受,展現了蘇軾豁達的心態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
詩中的明楓纈和清霜暗菊球是蘇軾對景物的描寫。明楓纈指的是在短暫的陽光下,楓葉呈現出明亮的色彩,而清霜暗菊球則形容清晨的霜使菊花的顏色變得暗淡。這些描繪細膩的景物,使讀者更能感受到蘇軾在南方的所見所感。
詩的最后,蘇軾回首往事,感慨時光的流轉。他希望能夠挽回年華逝去的容顏,不讓秋天的凄涼來臨。這表達了對光陰流逝的思考和對時光的珍惜之情。
《南歌子》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感悟,展示了蘇軾在南方旅行時的心境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詩中的意境優美,字里行間透露出對時光流逝的思考,使人們在閱讀中感受到歲月的變遷和自然的美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