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贈王友道) / 作者:蘇軾 |
誰道東陽都瘦損,凝然點漆精神。
瑤林終自隔風塵。
試看披鶴氅,仍是謫仙人。
省可清言揮玉塵,真須保器全真。
風流何似道家純。
不應同蜀客,惟愛卓文君。
|
|
臨江仙(贈王友道)解釋:
詩詞:《臨江仙(贈王友道)》
作者:蘇軾
朝代:宋代
誰道東陽都瘦損,
凝然點漆精神。
瑤林終自隔風塵,
試看披鶴氅,
仍是謫仙人。
省可清言揮玉塵,
真須保器全真。
風流何似道家純,
不應同蜀客,
惟愛卓文君。
中文譯文:
誰說東陽都瘦弱,
凝聚著堅毅和精神。
瑤林終自隔離塵俗,
試看他披著鶴氅,
仍然是一位被貶謫的仙人。
省察可見清言揮動玉塵,
真正必須全心全意地守護正道。
風流何能與道家的純粹相比,
不應該與那些蜀國的客人為伍,
只對卓文君深深傾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寫給他的友人王友道的贈詩。蘇軾以自身謫官的經歷,抒發了對王友道的贊賞和羨慕之情。
詩的開頭談到東陽,指的是蘇軾被貶謫到東陽的經歷,他說自己瘦弱,但仍然充滿了堅毅和精神。接著,他說王友道披著鶴氅,這是一種袍子,象征仙人,暗示王友道的清高和超然。
蘇軾表示,王友道隔離于塵俗之外,就像居住在瑤林一樣,追求真理和高尚的境界。他認為保持清正和真實的言行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強調了道家的純粹和高尚。
最后,蘇軾說自己不應該與那些蜀國的客人為伍,而是像他一樣,對卓文君這樣的女子傾慕。這里的卓文君是指古代蜀國的美女卓文君,這句話表達了蘇軾對卓文君的深深愛慕之情。
整首詩表達了蘇軾對王友道高尚品質的贊美,同時也表現了他對道家精神和純潔的向往。通過對自己的謫官經歷和對王友道的贊頌,蘇軾表達了自己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對道德高尚人格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