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斛珠 / 作者:蘇軾 |
洛城春晚。
垂楊亂掩紅樓半。
小池輕浪紋如篆。
獨下花前,曾醉離歌宴。
自惜風流云雨散。
關山有限情無限。
待君重見尋芳伴。
為說相思,目斷西樓燕。
|
|
一斛珠解釋:
《一斛珠》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一首詩詞,描寫了洛陽城的春晚景色。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一斛珠
垂楊亂掩紅樓半。
小池輕浪紋如篆。
獨下花前,曾醉離歌宴。
自惜風流云雨散。
關山有限情無限。
待君重見尋芳伴。
為說相思,目斷西樓燕。
譯文:
洛城春晚,垂楊搖曳掩住了紅樓的一半。
小池塘上泛起的輕浪紋理如同篆書。
獨自走到花前,曾經陶醉于離別的歌宴。
我自悔風流的云雨散去。
關山雖然有限,情意卻是無限的。
等待你重見時,尋找芳香的伴侶。
為了述說相思之情,目送斷了西樓的燕子。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洛陽城春天的晚上景色。垂下的柳樹掩蓋了紅樓的一半,小池塘上的微波蕩漾著如同篆書的紋理。詩人獨自走到花前,回憶過去曾經陶醉于離別的歌宴。他對自己的風流云散感到惋惜,關山雖然有限,但他的情感卻是無限的。他期待著再次見到心儀的人,一起尋找春天的芳香。最后,他目送著西樓的燕子,表達了自己深深的相思之情。
賞析:
《一斛珠》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洛陽春晚的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情感。垂下的柳樹和波光粼粼的小池塘形成了詩人眼前的美麗畫面,同時也借景抒發了詩人對流年逝去、逝去的風流云散的惋惜之情。關山有限的描述與情感的無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愛情的執著和期待。最后一句中的目斷西樓燕,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愛人的眷戀之情,整首詩給人以深情的感受。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意象,抒發了詩人對流年逝去和愛情的思考與期待。它既展示了蘇軾對自然景色的敏銳觀察和描繪能力,又表達了他對人生和愛情的深情思索。整首詩給人以深沉的情感和留白的美感,是蘇軾優秀的作品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