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道者不遇 / 作者:杜荀鶴 |
寂寂白云門,尋真不遇真。
只應松上鶴,便是洞中人。
藥圃花香異,沙泉鹿跡新。
題詩留姓字,他日此相親。
|
|
訪道者不遇解釋: 《訪道者不遇》是一首唐代詩,由杜荀鶴創作。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孤獨地在山門前尋找真理,卻沒有遇到真正的道士。詩中表達了對修真之道的追求和渴望。
詩的中文譯文為:
寂寂白云門,
尋真不遇真。
只應松上鶴,
便是洞中人。
藥圃花香異,
沙泉鹿跡新。
題詩留姓字,
他日此相親。
這首詩以寂靜的山門為背景,意味著尋找真理的艱難和孤單。詩人表達了尋找真理的愿望,但可惜未能遇到真正的道士。然而,詩人認為只要能在松樹上看到鶴,那就是在洞中修煉的真道士。詩中還描繪了花園中異香撲鼻,泉水旁新鮮的鹿足痕跡。最后,詩人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字句,希望有一天能與真正的道士相見。
這首詩意味深長,充滿了對真理和修行的追求。詩人通過描繪山門和自然景物,抒發了自己對修真的向往和希望。整首詩構思精巧,語言簡練,表達了一種寧靜和孤獨中尋求真理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