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第出關投鄭拾遺 / 作者:杜荀鶴 |
丹霄桂有枝,未折未為遲。
況是孤寒士,兼行苦澀詩。
杏園人醉日,關路獨歸時。
更卜深知意,將來擬薦誰。
|
|
下第出關投鄭拾遺解釋: 譯文:
在下第之后出關投向鄭州拾遺官,丹霄山上的桂樹有分枝,未折下來還不算遲。何況我是一個孤寒的士人,既寫苦澀的詩文。在杏園里人們醉倒的白日景象,當我獨自歸來時。再卜算得更深刻地理解其中意義,我將來會向誰推薦呢?
詩意:
這首詩寫了一個下了進士科(鄉試第一場)但尚未中舉的士人在趕回鄭州的路上的心情。他看到丹霄山上的桂樹有分枝,暗喻有機會得中。然而,他還是一個孤寒的士人,既沒有財富也沒有名望,只能以寫苦澀的詩文來發泄自己的情感。當他回到杏園時,看到人們都醉倒在白天,寂寞地獨自歸來。他意識到自己需要更深刻地理解事物的意義,并思考將來向誰推薦自己。
賞析:
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寫出了士人的孤寂和心境,描繪了他的迷茫和不安。他在經歷了人生的一次挫折之后,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如何發展。詩中的對比和意象都很鮮明,丹霄桂的分枝和杏園人的醉倒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詩人通過這些形象,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矛盾和不安。整體來說,這首詩既展現了作者的心情,又勾勒出了當時士人的社會處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