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閑居寄先達 / 作者:杜荀鶴 |
到頭身事欲何為,窗下工夫鬢上知。
乍可百年無稱意,難教一日不吟詩。
風驅早雁沖湖色,雨挫殘蟬點柳枝。
自古書生也如此,獨堪惆悵是明時。
|
|
秋日閑居寄先達解釋: 秋日閑居寄先達
到頭身事欲何為,
窗下工夫鬢上知。
乍可百年無稱意,
難教一日不吟詩。
風驅早雁沖湖色,
雨挫殘蟬點柳枝。
自古書生也如此,
獨堪惆悵是明時。
《秋日閑居寄先達》是唐代杜荀鶴的詩作。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對自己身世和人生境遇的追問和反思,以及他對于吟詩寫作的執著。
詩中詩人問道:“到頭身事欲何為”,表示他對于自己一生的奮斗和追求的疑問和困惑。他感到自己的一生似乎沒有什么成就和意義,滿目的落寞和困頓只有自己知道。
他說:“乍可百年無稱意,難教一日不吟詩”。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于詩歌創作的無法擺脫的執著和依賴。詩人可以為百年無所事事,但無法不吟詩寫作。這種創作的沖動和熱情似乎是詩人唯一寬慰自己靈魂的方式。
詩中還描述了秋天的景色,如“風驅早雁沖湖色,雨挫殘蟬點柳枝”,通過描繪大自然的變化來襯托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失落。
最后,詩人總結道,“自古書生也如此,獨堪惆悵是明時”。他認為,不只是他一個人,歷代的文人士大夫也常常有這樣的情緒和感慨。然而,現在的時代似乎尤其令人失落和心痛。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生命和創作的追問和困惑,以及對于時代和處境的無奈和惋惜。詩人以對自然景觀的描寫來凸顯內心的情感,并以自己的體驗和感慨來展現出一種普遍的人生境遇和心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