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秋 / 作者:杜荀鶴 |
年年名路謾辛勤,襟袖空多馬上塵。
畫戟門前難作客,釣魚船上易安身。
冷煙粘柳蟬聲老,寒渚澄星雁叫新。
自是儂家無住處,不關天地窄于人。
|
|
感秋解釋: 《感秋》詩詞的中文譯文:
每年名路辛勤謀生,襟袖空蕩蕩多塵埃。
畫戟門前難作客,釣魚船上易安身。
寒煙依附柳樹,蟬聲顯得憔悴,
寒渚倒映繁星,雁聲吟唱如新。
自覺無定居之所,與天地之廣無關。
詩意和賞析:
這首《感秋》是唐代杜荀鶴的作品,描繪了秋天的景象以及在這個時節里人們的生活艱辛和漂泊無定。整首詩以沉郁、迷茫的情緒貫穿全篇,通過對秋天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生命逝去的感慨。
詩的開頭,詩人描述了人們為了生活而辛勤勞作,卻只能得到一身的疲憊和塵埃。襟袖空多馬上塵一句表達了他身處繁忙紛擾的塵世之間,內心的空虛和苦悶。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自己作為一個文人的困境。他稱自己為“畫戟”,意味著他是一個有才華而固執的人,但現實中難以找到一個真正能接納他的地方。因此,他難以在那些追求功名利祿的場合中得到滿足感,只能寄身于像釣魚這樣安寧的活動中。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繪了秋天的景色,通過景物的變化來暗示人生的變遷。冷煙粘柳,蟬聲老去,寒渚倒映繁星,雁聲吟唱如新,這些景象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而詩人的感慨也更加深了。
最后兩句“自是儂家無住處,不關天地窄于人”,則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無常和自己無法安身之苦。他感到自己無處可歸,無法融入這個世界。雖然這一情感較為消極,但也折射了當時許多文人追求自由、田園生活的想法。
總體來說,這首詩以秋天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景物并將之與詩人內心的情感相結合,折射出對時光流逝和生活困境的感慨和思考。詩中表達了杜荀鶴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對心靈歸宿的追求,以及對人生的思索和困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