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鄭先輩 / 作者:杜荀鶴 |
匣中長劍未酬恩,不遇男兒不合論。
悶向酒杯吞日月,閑將詩句問乾坤。
寧辭馬足勞關路,肯為漁竿憶水村。
兩鬢欲斑三百首,更教裝寫傍誰門。
|
|
投鄭先輩解釋: 投鄭先輩
匣中長劍未酬恩,
不遇男兒不合論。
悶向酒杯吞日月,
閑將詩句問乾坤。
寧辭馬足勞關路,
肯為漁竿憶水村。
兩鬢欲斑三百首,
更教裝寫傍誰門。
中文譯文:
向鄭先輩致敬
將匣中長劍人未酬報,
未有男兒不應該參與討論。
悶悶不樂地向酒杯中吞噬著日月,
閑暇之時思索著詩句,洞察著天地。
寧愿放棄徒步勞頓穿越關隘的馬蹄,
更愿意追憶漁竿和屬于水的鄉村。
兩鬢已有白發,寫下了三百首佳作,
還要學習教導誰來加冠于門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主要表達了杜荀鶴對鄭先輩的深深敬意和懷念之情。杜荀鶴將鄭先輩比喻為匣中的長劍,未能報答的恩情讓自己心中一直有愧疚之感。詩中用“男兒不合論”表達了自己不愿退縮的勇氣和渴望參與偉大事業的決心。作者加入了自己的感慨,表示自己時常獨坐酒席,把酒當作獨自思考和追憶的方式,將自己內心的痛苦和不滿融入到了酒的醉意之中。作者表示自己閑暇之時,思索詩句,洞察天地,以馮唐"只愿做個庸人",意思指無功無過是最好的人生狀態,表達了對清閑自在、尋求內心寄托的向往。作者說寧愿放棄走動勞頓的旅途,也愿意回憶起童年的漁村和那些美好時光。最后,詩中表達了作者的擔憂,兩鬢已有白發,但還希望自己能寫出更多的佳作,傳承自己的文學才華。并表示要學習誰的門下,繼續追逐文學之夢。整首詩語言簡練,表達了作者對文學事業的熱愛和對過去的懷念之情,展示了杜荀鶴作為一位詩人的獨特視角和思考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