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門致書遠及山居因獻之 / 作者:杜荀鶴 |
時難轉覺保身難,難向師門欲繼顏。
若把白衣輕易脫,卻成青桂偶然攀。
身居劍戟爭雄地,道在乾坤未喪間。
必許酬恩酬未晚,且須容到九華山。
|
|
恩門致書遠及山居因獻之解釋: 《恩門致書遠及山居因獻之》
時難轉覺保身難,
難向師門欲繼顏。
若把白衣輕易脫,
卻成青桂偶然攀。
身居劍戟爭雄地,
道在乾坤未喪間。
必許酬恩酬未晚,
且須容到九華山。
中文譯文:
在這困難的時代里,我感到保護自己非常困難,
無法再學識前輩的儀表和風采。
如果我把白衣輕易脫下,
卻只能攀上些偶然得到的榮耀。
我身處在兵戎之地,
但我的信念在乾坤之間依然不倒。
我必將盡力回報恩惠,回報不遲,
同時,也必須前去九華山尋找心靈的寬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杜荀鶴的作品,表達了他在時勢艱難的時代中,感到很難保護自己,也難以繼續追隨前輩的風采和理想。他使用了“白衣”和“青桂”這兩個象征,將自己和他人進行了對比。白衣代表著純潔、無私和高尚的品德,而青桂則被視為一種榮耀和成功的象征。他說自己不能輕易脫去白衣,但卻只能偶然攀上青桂,暗示自己無法得到應有的榮耀和成就。
然后,他提到自己身處在兵戎之地,可能是指他身為武士或官員在亂世中的處境。然而,他強調自己的道德信念沒有被動搖,依然堅守在乾坤(天地)之間。這表明盡管外界形勢困難,他卻堅持著自己的信仰和原則。
最后,他表示將盡力回報恩惠,并表示要到九華山尋求寬慰。九華山是中國佛教圣地之一,這里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宗教意義。通過提到九華山,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心靈的尋求和對寬慰的渴望。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在艱難時代中的困惑和掙扎,以及對自我的思考和對信念的堅守。同時,通過對白衣和青桂,以及九華山的象征意義的運用,詩人賦予了詩歌更多的意象和意義,增加了詩歌的內涵和表達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