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裴中丞赴華州 / 作者:姚合 |
我夢何曾應,看君渡浐川。
自無仙掌分,非是圣心偏。
徑草多生藥,庭花半落泉。
人間有此郡,況在鳳城邊。
|
|
送裴中丞赴華州解釋: 《送裴中丞赴華州》是一首唐代的詩詞,作者是姚合。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夢何曾應,看君渡浐川。
自無仙掌分,非是圣心偏。
徑草多生藥,庭花半落泉。
人間有此郡,況在鳳城邊。
詩意:
這首詩詞是姚合送別裴中丞前往華州的作品。詩人表達了對裴中丞的祝福和送別之情。詩中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象,通過對草徑、花庭和泉水的描寫,表達了人間美景的壯麗和裴中丞所要前往的華州的地理環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典雅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感慨和情感。以下是對每個句子的賞析:
1."我夢何曾應,看君渡浐川。"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裴中丞前行的不舍之情。"我夢何曾應"意味著詩人曾夢見過裴中丞,但現實中卻要與他分別。"看君渡浐川"表明詩人目送裴中丞渡過浐河,暗示了他的離別之意。
2."自無仙掌分,非是圣心偏。"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裴中丞的贊美和祝福。"自無仙掌分"指裴中丞沒有仙人般的手掌分離,不是因為他的心志不高尚。這句表達了對裴中丞道德品質的稱贊和對他未來事業的祝福。
3."徑草多生藥,庭花半落泉。"這兩句描繪了人間美景。"徑草多生藥"描述了草徑旁邊長滿了藥草,暗示著這個地方資源豐富。"庭花半落泉"則表達了庭院里花朵凋謝,泉水流淌的景象。
4."人間有此郡,況在鳳城邊。"這兩句表達了對華州地理環境的稱贊。"人間有此郡"表示華州是人間的一塊美麗之地。"況在鳳城邊"則指出華州位于鳳城的邊緣,暗示著它的地理位置優越。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地理環境的描繪,表達了對裴中丞的送別之情和對他前程的祝福,同時展示了華州的美麗和地理優勢。整首詩詞簡潔明快,意境深遠,是一首充滿情感和贊美的送別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