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丁端公赴河陰 / 作者:姚合 |
炎天木葉焦,曉夕絕涼飆。
念子獨歸縣,何人不在朝。
市連風浪動,帆徹海門遙。
飲盡樽中酒,同年同寂寥。
|
|
送丁端公赴河陰解釋: 《送丁端公赴河陰》
炎天木葉焦,
曉夕絕涼飆。
念子獨歸縣,
何人不在朝。
市連風浪動,
帆徹海門遙。
飲盡樽中酒,
同年同寂寥。
【譯文】
炎熱的夏天,樹葉干枯焦黃,
清晨和傍晚,涼風已絕無蹤。
思念兒子獨自歸鄉縣,
有何人不在朝廷職位榮光中?
市場上繁華景象一片變幻,
船帆在遠海門暢行無阻難遙。
一飲盡樽中的酒,
與同年的朋友一同感到孤寂徘徊。
【詩意和賞析】
《送丁端公赴河陰》是唐代姚合的一首送別詩。詩人通過描述炎炎夏日的景象,表達了難以抵擋的熱浪讓人感到疲倦和木葉焦枯的景象,以此來暗示生活的艱辛和世態炎涼。詩中提到了兒子獨自歸鄉縣而引起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提到了在朝廷任職的人們,暗示了朝政的復雜和人們躊躇的心情。詩的后半部分以市場上的繁華景象和船帆暢行海門的遙遠景象,表達了朋友相聚時飲酒的場景和彼此間的孤獨與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感嘆的口吻,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人們的心情,凸顯了生活的艱辛和孤獨之感。姚合在此詩中通過細膩而凄美的描寫,表達了他對家鄉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抒發了對兒子獨自歸鄉和朝政的憂慮與無奈。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沉的情感,給人以沉思和共鳴,體現了唐代詩人幽寂、孤獨和離散情感的主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