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狄兼謨下第歸故山 / 作者:姚合 |
慈恩塔上名,昨日敗垂成。
賃舍應無直,居山豈釣聲。
半年猶小隱,數日得閑行。
映竹窺猿劇,尋云探鶴情。
愛花高酒戶,煮藥污茶鐺。
莫便多時住,煙霄路在城。
|
|
送狄兼謨下第歸故山解釋: 《送狄兼謨下第歸故山》是唐代詩人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慈恩塔上名,昨日敗垂成。
賃舍應無直,居山豈釣聲。
半年猶小隱,數日得閑行。
映竹窺猿劇,尋云探鶴情。
愛花高酒戶,煮藥污茶鐺。
莫便多時住,煙霄路在城。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送別狄兼謨,他在狀告中不幸敗北而返回故鄉的場景。詩人表達了對狄兼謨的留戀之情,同時也借此表達了自己對山居生活的向往。
賞析:
詩詞開篇以慈恩塔作為背景,塔上的名字已經刻上,但是在昨天卻因為某種原因而未能完全建成。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狄兼謨的遺憾和失望,也暗示著世事無常的變化。
接下來的兩句“賃舍應無直,居山豈釣聲”表達了詩人對狄兼謨回歸山居的期待和想象。賃舍無法直接入住,居住在山中也不一定能夠聽到垂釣的聲音,這里傳遞了一種寧靜隱逸、追求自然的向往。
接著,詩人提到自己已經隱居了半年,偶爾有數日閑暇。他透過竹林窺看猿猴的嬉戲,追尋云彩觀賞鶴鳥,表現了對自然景色的喜愛和追求。
下一段描述了詩人喜歡花卉,喜愛高酒,但他的住所卻被煮藥和烹茶的煙火所污染。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現實生活中瑣碎雜務的厭惡,對于純粹的山居生活的向往。
最后兩句“莫便多時住,煙霄路在城”表達了詩人對狄兼謨的告別之情。詩人勸告狄兼謨不要久住山中,因為通往天空和仙境的路還在城市中,暗示著現實生活和仕途的誘惑。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山居和現實生活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清靜隱逸、追求自然和自由的向往,同時也流露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友人離去的不舍之情。 |
|